219.第219章 越南之行(二)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零點浪漫 本章:219.第219章 越南之行(二)

      第219章 越南之行(二)

      距離穿越集團的貨運船隊第一次在這裝運移民的時間已經過去了足足兩個月,在這段時間一直在不停轉運移民的黑土港方麵也沒有閑著,管委會甚至還派出了二十多個比較可靠點的越南人,在這設了一個救助站,把散亂的難民組織起來,並進行初步的篩選鑒別。這樣每次貨運船隊抵達這的時候,就不用再浪費許多時間去慢慢挑選移民了,直接把已經選好的人裝上船就可以走。

      船隊靠岸之後,王湯姆就發現自己所看到的景象與兩個月之前已經是大相徑庭,原本空曠的荒地上現在居然搭建了不少簡易窩棚,甚至還有幾所木屋——那是救助站儲存糧食的倉庫。為了能夠組織更多的移民,黑土港定期會送來糧食、食鹽等物資,讓那些沒有攜帶多少口糧的難民能夠在這等到下一批船隊的到來。

      雖然船隊的出現讓岸上的民眾興奮不已,不過這次沒有再出現難民一擁而上的場麵,通過救助站的宣傳,在這等船的難民都知道需要遵守怎樣的規矩才能得到搭船離開的機會。在此之前倒也不是沒人試圖打破這種規矩,可是這幹的人最後都被捆上手腳直接丟進了清遠河。大約丟了十來個倒黴鬼下河之後,這就再也沒出現過王湯姆第一次抵達這時的那種混亂場麵了。

      這個辦法是歸化民下士高橋南想出來的,雖然這種處理辦法顯得簡單粗暴,但對於處理難民營混亂局麵的效果卻是非常好,也再次證明了“亂世用重典”的必要性。當然,作為和平主義者的顧凱也不是沒對這種處理方式提出過質疑,認為這與穿越集團未來想要建設的“法治”社會並不相符,但站出來力挺高橋南的不僅有他的頂頭上司錢天敦,連周行、謝春、田葉友等人都認為這樣做並沒有什過錯——黑土港現在並不缺乏勞動力,所以對於那些不服從命令,有可能會成為刺兒頭的家夥還是盡早排除在黑土港之外比較好,何況這樣做還能順便殺雞儆猴,震一震那些心思不安定的人。

      為此周行甚至連孔夫子的話都搬出來了:“政寬****慢,慢則糾之以猛;猛****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意思是對於這些沒有法治概念的越南移民,就應該用嚴厲的措施來糾正他們的行為,讓他們先知道什事能做,什事不能做。就像黑土港開埠之處吊死那四個犯人一樣的道理,如果不是果斷把那幾個人判了絞刑給新移民們上了一課,僅憑從勝利港過來這點有限的管理人員,也未必就能把幾千號移民管得服服帖帖的。

      不得不說救助站在這的作用還是比較明顯的,除了維持民眾的基本秩序之外,他們甚至還組織了人手在岸邊搭建了一處棧橋,以供來往這的貨船停靠。搭好跳板之後,首先登陸的是軍警部下屬的民兵,這些穿著花綠短衣,手中拿著五尺火銃的士兵一出現,圍觀的民眾就立刻自動地向後推出了一段距離——以前那些鬧事的家夥,就是被這些奇裝異服的士兵給丟進河的。

      民兵們清理出一條通道之後,以陶東來為首的一幫穿越眾才登場亮相。謝春把這救助站的負責人,一個三十多歲的越南男子叫了過來,向陶東來等人匯報工作。那個越南人聽說麵前這是首長的首長,是來自傳說中的“海漢執委會”,差點便要跪下來行磕頭大禮,好在謝春眼疾手快把他給拖了起來。

      “先帶我們四處看看吧,邊走邊說。”陶東來現在也是領導氣質十足。他原本就是公司老總,穿越之後又一直擔任高官,時間長了身上慢慢就有了上位者的那種威勢。

      原本的日程安排中並沒有在清化的巡視環節,不過陶東來聽說這有黑土港的派駐人員之後,就臨時改了主意。雖然駐留這的人員都是越南人,並沒有穿越者,但要說起來這些人的身份也算是歸化民了,有必要讓他們感受到來自執委會的關注。

      於是救助站的負責人戰戰兢兢地在前麵帶路,領著來自大本營的一群穿越眾參觀了這個位於清化河入海口處的小小難民營。

      救助站這些人被派駐這之後,就在本地組織了一批自願移民去黑土港的難民開始搭建窩棚。因為從這經過的貨船往往十天半月才有一次,所以簡易的居住點是必須要修建起來的。而隨後來到這的難民,在各種宣傳攻勢之下也開始在周邊搭建窩棚,等著傳說中的船隊來搭救他們脫離苦海。

      如果能從空中俯瞰,便可以發現這個難民營的結構是以河邊的簡易碼頭為中心,沿著河岸向周邊地區輻射的一個類似半圓的形狀。最中心的位置便是碼頭和救助站,而外圍則是一圈一圈的窩棚。當有船隊到來的時候,便會接走一批人,空出中心附近的一片窩棚,然後外圍的人逐步向中心處遷入,等待下一支船隊到來。這樣近乎原始的分批移民方法,居然也比較順暢地一直維持了下來,其間也並沒有遇到什麻煩——不願意服從這種方式的人可以自行離開,如果想要強行插隊,那也會被剝奪移民的資格。

      當然,這駐外的人一多了又沒監督,就難免出現漏洞,最初被派駐到這的歸化民當中也有心思比較活泛的,就發現這似乎是一個給自己謀取好處的機會,便向難民索取財物以換取移民的優先權。不過這事後來被押船的穿越眾發現了,直接就在這的碼頭上當眾吊死了三個膽大妄為的歸化民,才算是暫時住了這股風氣。

      如果黑土港向這派駐了穿越者的話,或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但陶東來在看過這的居住條件之後,也不得不承認黑土港這樣的安排並沒有什問題——相比真正的殖民定居點,這的生存條件的確是太差了一些。

      這些難民居住的簡易窩棚甚至連張像樣的床都找不到,大多都是用幹草、蘆葦等東西在地上墊了一層而已,就算是居住條件稍微好點的這些歸化民,也不過就是每人多一張從黑土港運過來的木製單人床罷了,除此之外再無別的家具。

      救助站做飯的食堂也建在室外,隻有用石頭壘出的幾個灶台,食堂旁邊的窩棚下麵是幾口水缸,裝著救助站日常所需的食用水。因為這地方靠近大海,漲潮時海水還會從河口倒灌進來,所以這的淡水含鹽量還是比較高的,甚至會超過一般人身體能夠接受的程度。

      對於這種狀況,唯一能采用的淡化方法就隻有蒸餾了。食堂有幾個灶眼是長期用來生火燒水的,水蒸氣經過冷凝之後,就得到了可以實用的淡水。雖然這個過程比較麻煩一點,但好在燃料不要錢——從黑土港方向過來裝運移民的貨船,每次都會拉來數噸的燃煤,足以保證本地的燃料供應。當然了,采用蒸餾法能夠獲得的淡水極其有限,無法供應給滯留在這的所有難民,所以隻有救助站的這些歸化民,少數嬰幼兒以及病號才能享用到淡水,大多數難民仍然隻能喝到帶著鹹味的水。

      至於夥食也乏善可陳,雖然越南是盛產稻米的國度,但黑土港管委會也不打算用稻米來白白養著這些人,所以這的救助站每天隻向那些缺少食物的人供應一頓食物,絕大部分人都得等去了黑土港或者勝利港之後,才能夠真正地飽餐一頓。

      最讓陶東來感到不安的是這的衛生狀況。雖然難民營建設之初就已經修建了好幾處茅廁,但隨著這的難民一批批離開,後來的難民似乎並沒有清理茅廁的意識,在外圍的營地中已經開始出現了屎尿橫流的狀況。而由於本地缺乏醫護人員,這的病人基本就隻能靠著自己的身體硬抗了,體弱者一旦倒下,就幾乎沒有可能再離開這個地方了。而本地救助站對此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把那些患病的人盡快清理出難民營,避免他們身上的疾病在這傳播開。

      這種處理手段的效果可以說極其有限,就算明天這會爆發一場瘟疫,陶東來也不會覺得有絲毫的奇怪。如此惡劣的衛生狀況,如果黑土港管委會還堅持要派穿越者來這駐守,那反倒是一種失職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1627崛起南海》,方便以後閱讀1627崛起南海219.第219章 越南之行(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627崛起南海219.第219章 越南之行(二)並對1627崛起南海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