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漫談北京牌樓(下篇)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北京紀事(2015年4期) 本章:正文 漫談北京牌樓(下篇)

    漫談北京牌樓(下篇)

    古都記憶

    作者:張田

    牌樓是一種極富中國特色的小形建築物,它造型優美技藝精巧,深受人們的喜愛。尤其是在海外,不少華人聚集地都建有牌樓,色彩豔麗、工藝複雜、典雅大方,它代表了中國也代表了北京,因為北京是全國擁有牌樓最多的城市,一座“五牌樓”,不知引發了多少遊子的思鄉之情。牌樓又叫牌坊,它起源於漢代,經過長期的曆史演變,由“表”“闕”“坊門”,逐漸發展成為今天的樣式。北京的大街小巷因有了牌樓而鮮活起來,東四、西四、東單、西單這些地方都是因牌樓得名,大牌坊胡同、小牌坊胡同也都曾立有牌坊。頤和園的木牌樓,成賢街上的過街牌樓,國子監的琉璃牌樓,寺廟道觀、帝王園陵等許多地方還存有不少的牌樓。雖然北京城還有這多的牌樓,但因曆史原因,那些已經消失的牌樓隻能成為北京城永久的記憶。

    位於景山西、北海東、筒子河北有座明清兩朝皇家禦用的道觀——大高玄殿,這座道觀建於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與它同時建造的還有東西兩側的木質牌樓和兩座習禮亭。這組建築精巧美觀,因是皇家道觀又離紫禁城最近,所以備受朝廷重視,曾多次維修。清雍正八年(1730)對大殿重修時,又在大高玄殿南門對過新建起一座木質牌樓,至此形成了大高玄殿東西兩側及南麵各有一座牌樓的規格。許多人都認為這三座牌樓是同一時期所建,其實不然。這三座牌樓雖為木製,但在立柱的前後卻沒有戧柱,因此留下句老話兒“大高殿的牌樓無依無靠”。東西兩側的牌樓均為三間四柱七樓式,四柱為埋頭柱,無抱框,三個四坡式的大樓頂下,還有四個立在柱子頂端的四坡式小樓式,這些樓頂均覆黃色琉璃瓦件,在兩根中柱上還各有一個類似兩坡式小樓的瓦頂。因此也有人說這兩座牌樓為九樓式,在每根柱的夾杆石上還有一立一臥兩隻小獸。東牌樓東麵寫“孔綏皇祚”,西麵寫“先天明境”。西牌樓東麵寫“太極仙林”,西麵寫“弘佑天民”。南麵的牌樓也是三間四柱七樓式的,但因其主體木件腐朽嚴重,在民國九年(1920)將其拆除,後民國二十四年(1935)又重新改建為混凝土式。此牌樓為衝天柱式,有三個四坡式樓頂,南麵寫“乾元資始”,北麵寫“大德曰生”。在1955年阜成門至朝陽門道路改擴建工程中,這三座牌樓依次被拆,同時被拆的還有兩座結構極其精巧的習禮亭。1960年,中央黨校建造新舍,為美化校園環境,經批準在校園內複原了大高玄殿西牌樓。2004年底又在筒子河北岸,按原貌複建了大高玄殿南牌樓。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北京紀事(2015年4期)》,方便以後閱讀北京紀事(2015年4期)正文 漫談北京牌樓(下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北京紀事(2015年4期)正文 漫談北京牌樓(下篇)並對北京紀事(2015年4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