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習總書記教我們如何脫貧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領導之友(2015年11期) 本章:正文 習總書記教我們如何脫貧

    習總書記教我們如何脫貧

    掩卷遐思

    作者:王起翔

    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根本在於根據各地區經濟新常態下的機遇與挑戰,找到黨委讚同、政府認同、人民認可的“致富經”,或曰“脫貧之道”。而收錄習近平同誌擔任寧德地委書記期間自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的重要講話、文章的《擺脫貧困》,通過樸實無華的語言,展示了地級市的脫貧之道。學習書中之“道”,就是要追本溯源,深刻理解何謂“擺脫貧困”;就是要融會貫通,深入思考如何“擺脫貧困”。

    信息脫貧

    擺脫貧困,前提是信息脫貧。各級幹部作為群眾脫貧的領路人,真知地方“貧在何處,困在哪”,方能把好“貧窮”脈,抓對“脫貧”方。事實上,調查研究就是診斷發展頑疾的“望聞問切”。習近平同誌1988年6月上任到閩東,8月走訪九個縣。判斷“弱鳥”能不能先飛,怎樣先飛,不該憑一腔熱血,更不該憑一廂情願,而要穩紮穩打“四下基層”,仔細考察寧德的特點和曆史,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大膽改革開放,搞好“經濟大合唱”,提出切合實際的設想,閃耀閩東之光,助飛寧德弱鳥。

    思想脫貧

    擺脫貧困,關鍵是思想脫貧。隻要親入實際,不難弄清鳥“弱”在哪;而問題在於怎樣“先飛”。促成先飛先富,關鍵是要堅信《弱鳥如何先飛——閩東九縣調查隨感》中所提出的“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文中鮮明地倡導“地方貧困,觀念不能‘貧困’”。從普通多數到關鍵少數,都應徹底掃蕩“安貧樂道”“窮自在”“等、靠、要”等舊想法,而應勇於淡化“貧困縣意識”,善於跳出老框框想路子,換言之,要改造固有思想的局限,吸納市場經濟的交換思想、競爭思想,激活貧困人群的創富思維,營造包容“求新求變”的輿論氛圍。如此的思想,在《佘族經濟要更開放些》中發揮得淋漓盡致。改革初期,佘族經濟基本停留在簡單的物物交換,沿用老法子,建設小天地,付出再多也收獲甚小。而突破點就是佘族經濟擁抱“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新思想、新觀念”,啟動內在活力,綜合開發經濟,搞活商品交換。曆史證明,思想脫貧是擺脫貧困的咽喉要道,掙不開思想束縛,“發家致富”就是黃粱美夢。這樣的思維方式,在浙江時期演化為“跳出浙江發展浙江”“跳出‘三農’抓‘三農’”“在更大的空間內實現更大發展”等新戰略,不斷推動浙江“幹在實處,走在前列”。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領導之友(2015年11期)》,方便以後閱讀領導之友(2015年11期)正文 習總書記教我們如何脫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領導之友(2015年11期)正文 習總書記教我們如何脫貧並對領導之友(2015年11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