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我收藏的吳湖帆山水畫說起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收藏界(2012年10期) 本章:正文 從我收藏的吳湖帆山水畫說起

    從我收藏的吳湖帆山水畫說起

    藏書論畫

    作者:黃道明

    我的老家在重慶北碚黃桷樹鎮,因街場上天登巷子有幾棵上百年的古黃桷樹而得名,它依山傍水,是嘉陵江邊的一個古鎮。相傳三國時期劉備和張飛討伐東吳兩次經過此地,因此鎮後有一條山路名叫“張飛大路”,很多路段至今仍保存原貌。黃桷樹鎮與東陽鎮相隔一條小河,清道光年間這修建了一座大石拱橋,名曰“登贏橋”,一百多年過去了,至今這座大橋還堅固完好。從地理位置上看,黃桷樹鎮在嘉陵江下遊的小山峽—溫塘峽和觀音峽之間,風景秀美,名勝古跡很多。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這就建有鐵路,是重慶地區的工業重鎮和煤炭能源基地,也因黃桷樹鎮一麵靠山,盛產石英石,北碚玻璃廠也建在黃桷樹鎮上,玻璃製品遠銷長江沿岸各地。四川軍閥混戰時期,劉湘的部隊就在鎮上駐兵,辦團練,控製川東北地區交通樞紐,江對麵是北碚區政府所在地,解放初期川東行署(省級單位)就設在北碚。

    中國自鴉片戰爭至1949年的百餘年間,內憂外患不斷,尤以遭日本帝國主義之禍害最為劇烈。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平、津、滬、寧一帶相繼淪陷。民國政府為維持戰時教育,采取了一些應變措施,將一批重點大學遷到內地,複旦大學自上海西遷5000,於1938年2月擇址於重慶北碚黃桷樹鎮和東陽鎮的夏壩。

    鎮上有一家中藥鋪,掌櫃與複旦大學師生交往密切。抗戰時期條件艱苦,缺醫少藥,掌櫃是當地的名醫,懸壺濟世,厚德積善,很多師生都到這家中藥鋪看病。中藥鋪和我們家在同一條街上,隻有幾十米之遙。中藥鋪掌櫃的兒子和我們同在黃桷樹小學讀書,常在一起玩耍。我們讀中學的學校名叫夏壩中學,和原複旦大學僅一牆之隔。

    抗戰勝利後,1946年7月,複旦大學遷回上海。在返遷之際,複旦大學有位老師將自己保管多年的吳湖帆山水畫,贈送給了中藥鋪的掌櫃,以答謝他八年來多次為自己治病和悉心的照料。掌櫃把這幅畫掛在藥鋪內供人觀賞。我從小就喜歡繪畫,《介子園畫譜》是我最喜歡臨摹的摹本,看了中藥鋪的吳湖帆山水畫,覺得《介子園畫譜》比吳湖帆的畫簡單得多。雖說小時候喜歡繪畫,但那隻是停留在一種文化愛好上,對繪畫缺少了解和認識,對於吳湖帆是什樣的人也知之甚少。隨著年齡的增長及各方麵知識的增多,才逐步知道吳湖帆是上海的大名家。

    1961年我參軍到了雲南邊陲,幾經周轉,調到了成都軍區宣傳部新聞處。上世紀80年代初期,我有機會回到老家黃桷樹鎮看看,拜訪了一些長者和兒時的夥伴。他們陪我走街串巷,一起回憶美好的童年往事,中藥鋪掌櫃的兒子也在其中。1957年公私合營,中藥鋪合並到了鎮上的衛生院,老掌櫃已經過世,兒子就在玻璃製瓶廠工作。我私下問了他家那幅山水畫,他領我到他家向我展示了那幅畫,該畫保存完好,依舊如故。他知道我喜歡繪畫,也喜好收藏,願意將畫轉讓給我,條件是得送給他一台彩色電視機。當時我是19級幹部,工資尚能承受,不久我便買了一台日本三洋牌19英寸彩色電視機,換得了吳湖帆早期的那幅小青綠山水畫。畫雖然換到了手,但長時期都密不示人,因為代價不菲,怕家人埋怨。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收藏界(2012年10期)》,方便以後閱讀收藏界(2012年10期)正文 從我收藏的吳湖帆山水畫說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收藏界(2012年10期)正文 從我收藏的吳湖帆山水畫說起並對收藏界(2012年10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