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千年瓷窯古鎮的曆史印記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收藏界(2012年10期) 本章:正文 千年瓷窯古鎮的曆史印記

    千年瓷窯古鎮的曆史印記

    藏遊天下

    作者:李海流   陳允沛

    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鄒塢鎮,曆史悠久,文化燦爛,自古就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風水寶地。勤勞智慧的鄒塢先民,依靠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譜寫了濃鬱的古薛文化,今天就讓我們用獨特的視角走進這座千年瓷窯古鎮,親身感受那濃鬱的地方人文風情。 —題記

    在鄒塢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有西漢時期安陽故城遺址;有大規模的漢代墓群—墓山墓群;有隋唐時期具有“江北民間第一窯”美稱的中陳郝瓷窯遺址;有建於唐朝的中陳郝石拱橋—羅鍋橋;有聞名久遠的泰山奶奶廟……當你走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看到的是琳琅滿目的曆史古跡,聽到的是美麗動人的傳說。當地居民編詩讚曰:“古城古橋古廟觀,古墓古瓷古洞澗,遍地古跡數不清,古代文明展新顏。”就讓我們循著曆史的腳印來探尋這座千年瓷窯古鎮的曆史風景。

    湮沒的安陽故城

    安陽故城位於鄒塢鎮北安陽村村北的台形高地上,四麵牆基均用黃土夯築而成,城周長約2000米,總麵積近6000平方米。安陽故城即西漢中期的新陽縣城,漢成帝鴻嘉二年(公元前19年)五月,魯頃王之子劉永被封為新陽侯,在其封地建造新陽城,城池坐北朝南,依山傍水,東西南三麵皆為平地,護城河貫穿城池四周,今東護城河依然存在,西護城河已經改為水庫。放眼望去,城牆牆基非常明顯,城池東北角牆基高出地麵5米多。城牆南麵和西麵設有兩座城門,現南城門基石保存完整。走在安陽故城的遺址上,隨處可見一些小型的漢瓦當及陶器、瓷器殘片。據當地百姓講:在1958年深翻地整理農田時,曾發現戰國蟻鼻錢幣、五珠錢、銅錢、銅鏡、古箭等故城遺物。

    由安陽故城向西北行1公許直達墓山腳下,墓山因古漢墓成群而得名。《嶧縣誌·山川考》載:“墓山山勢圓峻,麓多古塚,累累如土阜,間有陷者,墓內長廊曲室,皆鑿石為之,刻畫精麗,再進曲折旁達,竅黑不見物,探者怖而返,殆昔顯者之墓也。”墓山漢墓群的墓門坐落在山腳下,坐北朝南,東西兩側分別立有鎮墓的石豬、石羊,高達2米有餘。進墓門向山頂望去,古墓累累直達山頂,其中以皇姑墳較大,墳土堆高約6米,直徑約30餘米。走在墓山的陽坡上,看到許多漢墓已被盜,從被盜後的墓室結構、畫石雕刻、器物造型來看,這是一處規模較大的漢代墓群,且考古專家分析,整個墓山漢墓群為安陽故城貴族墓地。墓室到底有多大,據當地人說:在抗日戰爭時期,附近村民為躲避日軍飛機的轟炸,150多人躲避在山西南坡的一個墓室,可想墓室內部麵積之大。

    江北民間第一窯—中陳郝瓷窯

    中陳郝瓷窯遺址以中陳郝村為中心,方圓3公內,地上地下散布著許多瓷片、窯具。該窯自北朝創燒,曆經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1400多年久盛而不衰,整個窯址總麵積達5平方公,是我國江北第一民間古瓷窯遺址。中陳郝瓷窯遺址麵積之大,年代之早,延續時間之長,在我國北方是獨一無二的。根據散布瓷片和出土器物的釉色,該遺址可劃分為青瓷區、白瓷區和黑瓷區三大區域。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收藏界(2012年10期)》,方便以後閱讀收藏界(2012年10期)正文 千年瓷窯古鎮的曆史印記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收藏界(2012年10期)正文 千年瓷窯古鎮的曆史印記並對收藏界(2012年10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