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陶瓷鑒定學》概論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收藏界(2012年10期) 本章:正文 《古陶瓷鑒定學》概論

    《古陶瓷鑒定學》概論

    藏界爭鳴

    作者:張佳宏

    一、古陶瓷鑒定的現狀

    古陶瓷鑒定是古陶瓷收藏和投資的基礎,古陶瓷鑒定的現狀之混亂令人堪憂,商業欺詐和糾紛屢屢發生,我們應當實事求是勇敢地麵對古陶瓷鑒定行業所出現的問題,其中有鑒定方法的問題,也包括鑒定專家的問題,鑒定方法的問題是造成目前鑒定現狀混亂的根本原因,專家在其次。古陶瓷鑒定方法所出的問題不能全部責怪鑒定方法的製定者和傳授者,也就是說不能責怪那些編著古陶瓷鑒定書籍的人,這些鑒定方法來源於傳統的師徒相傳,主要還是來自於個人的主觀感悟,是鑒定者的經驗,憑個人的經驗來對一件古陶瓷的真偽下結論顯然是不可靠的。我們也不能去責怪眾多文博係統的專家,他們多是學習考古專業的,考古專業是文科專業,和鑒定專業的本質是完全不同的,工作內容和方法也是完全不同的。古陶瓷鑒定必須是以理工科知識為基礎、以科學檢測為手段的,因為無論是古陶瓷還是現代仿品,它們都是礦物,我們必須要用研究礦物和鑒定礦物的方法來研究、鑒定古陶瓷。現在有許多“科學”鑒定方法,這些方法如今看來也是錯誤的,我們也不能責怪目前錯誤的“科學”鑒定方法,因為這些科技工作者,他們對古陶瓷不太了解,甚至並不清楚古陶瓷和現代仿品的本質區別。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感謝文博專家和科技工作者對我國古陶瓷鑒定所做的努力和貢獻。然而最令人遺憾的是迄今為止尚未見到全麵而係統的以自然科學為理論依據的古陶瓷鑒定學的論著,我們所能見到的林林總總的有關古陶瓷鑒定方麵的書籍之內容多為圖片加描述,所描述的對象多為博物館館藏的瓷器,我們應當知道所有館藏古陶瓷之數量的總和也僅是中國古陶瓷整體數量中很微小的一部分而已,所描述的內容多為器型、紋飾、胎、釉、彩、款、修足等,所用的文字也多為個人感官方麵的形容詞,這種鑒定方法就是人們常說的“標型學”,即“傳統眼學”,“標型學”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標準”,所謂的“標準”其實是片麵的個人之主觀標準。眾所周知古陶瓷的所謂器型、紋飾、胎、釉、彩、款、修足等均為手工調配,手工製作,而且是無數不同的不知名姓的匠人在不同的時間和環境下生產的手工製品,在燒製的過程中由於窯溫不同,氣氛不同,天氣不同,窯工不同,所燒出的產品不同,即使是同窯,由於窯位的不同,同窯也無同器,這些手工製品是個性的表現。其實並沒有“標型學”所謂的標準,試問一下,元代梅瓶的器型應該是什標準呢?紋飾是什標準?胎是什標準?釉是什標準?青花發色是什標準?修足是什標準?款是什標準?沒有人能回答得了這個問題,因為你隻能回答你見過的元代梅瓶的器型的特征,而且這些特征在每件元青花上的表現也不盡相同,任何人所見過的,或者說已知的元代梅瓶的數量是實際數量之九牛一毛,我們無法以點概麵來主觀地製定所謂的標準。再舉一個標型學有關款的寫法的例子,就拿成化的六字官款而言,很多專家在其文章中寫道:“成化官窯器均以青花寫款,有六字楷書款與‘天’字款兩種,六字款為‘大明成化年製’,‘天’字款僅見寫於官窯罐上,‘天’字邊緣無框。孫瀛洲先生總結了成化官款書寫的特征,其歌訣如下:

    大字尖圓頭非高,

    成字撇硬直到腰。

    化字人匕平微頭,

    製字衣橫少越刀。

    明字日尖年肥胖,

    成字三點頭肩腰。

    幾乎所有的古陶瓷愛好者都按照以上的口訣對成化官窯款式進行比照。其實如果仔細想想,這個口訣不但對成化官窯款的界定沒有幫助,反而會產生誤導,問題是寫仿款的人也知道成化官款的特點。更大的問題是,真正的官款也並非都符合以上的口訣,比如衣字越刀者也很正常。事實上以上口訣的每一句都和實際情況不完全相符。寫成化官款的絕非一人,即使是同一人,同一天所寫的款也會有很大的區別,更何況不知道成化一朝有多少人在寫官款。標型學的理論和方法大致如上,鑒定不是寫詩,對於以上的歌訣每個人的理解和界限都不一樣,結論自然也就不一樣,當然這種結論就不能作為鑒定結果。

    傳統的標型學,不屬於(自然)科學的範疇,應當屬於玄學的範疇。玄學是一門學問,但尚不是科學。更有甚者,有些書籍和專家說元青花世界僅存二百多件,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含糊用詞,我們隻能說已知的得到認可的大約二百多件,民間有多少真品尚不清楚。我個人認為元青花的數量不會比其他窯口的瓷器少,甚至比其他窯口的元代瓷器還要多,原因很簡單,元代景德鎮已經成為我國的瓷都,產量和規模,其他窯口無法與其相提並論,所以元青花的存世量並不比其他元代窯口的瓷器存世量小,比如元代鈞窯、龍泉窯等。現有古陶瓷鑒定書籍中對古陶瓷中的一些科學現象所做的定義和論述,更是隨心所欲、臆斷和想當然。舉一個大家都熟知的例子,以前所有古陶瓷鑒定方麵的書籍都把胎釉結合處(實際胎上其他地方的紅也是同樣的物質)的紅色叫“火石紅”,那“火石紅”到底是什呢?為什要叫“火石紅”呢?叫“火石紅”有問題嗎?是誰起的名字我並不知道,如果是古人起的名字我無可厚非,大家約定俗成這叫也沒有關係,但若是學術論著也這簡單地稱之為“火石紅”,且不對其做任何的科學解釋,那本人就不敢苟同了,如果做了解釋,卻沒有任何能夠得到驗證的科學依據,僅憑自己的推測和想象下結論,那問題就更嚴重了。讀者也許會問“火石紅”這個名字到底有什問題呢?問題有這嚴重嗎?那我們就簡單地說一下對於鑒定學而言“火石紅”這個名字的問題及其嚴重性。第一,“火石紅”並非都是紅顏色的,其顏色從淺黃至深褐色,中間有無數個色差。第二,“火石紅”的來源也不是所謂“從窯出來時就有的”,很多泰鬥級專家的書中說“火石紅”是出窯前降溫時二次氧化所形成的,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沒有科學依據的。如果是出窯前降溫時二次氧化形成的,那現代仿品在出窯前降溫時同樣會二次氧化形成“火石紅”,真假“火石紅”就不會有區別。第三,從科學定名的原則來說“火石紅”隻是一個形容詞,是一種比喻,不能用來對物質進行定名,即使定了名,也要對其進行科學的名詞解釋。更何況“火石紅”本來就是一種常見的礦物,本來就有自己的學名。第四,對“火石紅”錯誤的定名以及含糊其辭的解釋和錯誤的論斷,給“火石紅”的研究造成了極大的困惑,也對古陶瓷鑒定的研究造成了混亂。關於“火石紅”的科學研究將在以後的文章中作詳細論述。

    現有的古陶瓷鑒定的書籍中類似於“火石紅”的問題不勝枚舉,比比皆是,想必這些問題就是造成古陶瓷鑒定混亂局麵的根本原因。試想一下如果一門學問它的理論基礎和方法是錯誤和混亂的,那使用它來解決問題的結果會怎樣呢?

    即使是眼學也要以科學的理論和依據為基礎,即使是推測也應當符合邏輯和常理,傳統的眼學出了問題,科學的方法便應運而生,如“熱釋光法”,它是指礦物受到輻射後會積蓄能量,該能量在礦物被加熱時會以光的形式釋放出來,這種現象就是“熱釋光”,“熱釋光”所使用的樣品隻能在加熱時釋放一次光,不可重複使用,這就是“熱釋光法”鑒定古陶瓷的理論依據。

    “熱釋光”鑒定古陶瓷有幾個致命的弱點。第一,“熱釋光”鑒定法需要對樣品進行取樣,古陶瓷鑒定必須是無損檢測,更何況樣品隻能用一次,下次鑒定還得再次取樣,顯然是不可能的。

    第二,比如同是康熙同年同月同日同一窯的三件瓷器,出窯之後,運送到全國各地,命運不同,一件入土陪葬,一件傳世至今,一件沉入海底,它們的熱釋光一定會差之甚遠。

    第三,如果用高能射線對贗品進行輻照,同樣會有熱釋光。                                                                                                                                        還有“氧化物含量法”、“玻璃相老化法”等。這些方法並沒有得到社會的認可,且常常弄出很多讓人啼笑皆非的笑話,現有的科學方法似乎也出了問題,這些所謂科學的方法到底是真正的科學的還是偽科學呢?眼學也罷,科學也罷,到底出了什問題?在以後的章節中我們會做詳盡的論述和分析。

    二、古陶瓷的概念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收藏界(2012年10期)》,方便以後閱讀收藏界(2012年10期)正文 《古陶瓷鑒定學》概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收藏界(2012年10期)正文 《古陶瓷鑒定學》概論並對收藏界(2012年10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