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的現實意義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看世界(2011年24期) 本章:正文 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的現實意義

    思想庫

    作者:王猛

    張培剛,1913年生於湖北紅安,發展經濟學奠基人之一。他的博士論文《農業與工業化》是第一部以農業國的工業化問題為主題的專著。1952年,他被調離教學崗位,10年動亂中,他被視為“反動學術權威”,直到1978年才重返經濟學界進行研究工作。2011年11月23日,張培剛與世長辭。

    武漢大學教授譚崇台還記得,他在1944年冬到哈佛大學時,遇見過一位風度翩翩的胡博士,得知自己來自武漢大學後,胡博士立馬問:“那你們可知道張培剛?他在這很有名氣。”事後譚得知,胡博士就是曾任國民政府駐美大使的胡適。

    1945年,胡適眼中“著名的哈佛博士”張培剛完成了畢業論文《農業與工業化》,兩年後,該文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學專業最佳論文獎,並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學科最高榮譽獎——“威爾士獎”,成為目前為止亞洲唯一獲此殊榮的人。可是,當威廉·阿瑟·劉易斯因為對發展經濟學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獎的時候,更早涉足這一領域的他,遲暮之年才被人們重新發現。

    農業國的工業化出路

    何謂發展經濟學?這是20世紀40年代後期逐步形成的一門經濟學科,主要研究落後的農業國如何實現工業化,進而擺脫貧困走向富裕。在《農業與工業化》一書中,張培剛對此做過詳細研究。

    張培剛首先承認,農業國的出路肯定是“工業化”,但在此之前,必須提出農業在工業化過程中的作用:農業在提供糧食以外,還將為工業提供原料、剩餘勞動力和市場,農業還可以通過納稅和出口形成資金積累和外匯儲存,對工業資本積累是條重要的途徑。這就是著名的“五種貢獻”的理論,美國人庫茲涅茨提出類似理論已經是16年之後的事情了。

    當工業化成為一種浪潮席卷全球時,其他學者都習慣於從工業產值和就業人數占國民經濟比重上升過程來定義“工業化”。張培剛另辟蹊徑,他從技術創新和技術革命的角度來下定義:即一係列基要生產函數連續發生變化的過程。在他看來,工業化不僅包括工業本身的機械化和現代化,而且也包括農業的機械化和現代化。張培剛此說,有效克服了通常那種把“工業化”片麵理解為單純地發展製造工業,而忽視甚至犧牲農業的做法。

    根據這個定義,張培剛進而指出,工業發展與農業改革雖然相互影響,但工業發展對農業改革影響更大,工業發展從技術和組織兩方麵成為農業改良的必要條件。在工業化漸趨成熟的市場規律下,民眾收入提高後消費結構的變化就會引起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隨著工業化的發展,農產品市場的擴大和農耕技術的提高,農業總產量和單位產量會增加,但增加速度不及工業增長速度快。因為一方麵土地供給趨於減少,同時農業受氣候和生物學規律的製約。

    張培剛最後總結道,伴隨工業化的進展,農業剩餘勞動力將會繼城鄉手工業者之後轉移到城市和其他行業。此外,引進外資和開展對外貿易視為農業國工業化必不可少的條件,但要想吸引外資,必須保證借款國政治的穩定和工業發展的前景。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看世界(2011年24期)》,方便以後閱讀看世界(2011年24期)正文 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的現實意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看世界(2011年24期)正文 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的現實意義並對看世界(2011年24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