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瓦當拓片藝術中的一枝奇葩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藝術品鑒(2012年8期) 本章:正文 瓦當拓片藝術中的一枝奇葩

    瓦當拓片藝術中的一枝奇葩

    藏者

    作者:張國柱

    拓片一般是指用墨或朱砂等顏料把石刻、青銅器、秦漢磚瓦等古器物上的文字及花紋拓在紙上的印製品。因拓片是從原物直接拓印下來的,其形狀、大小、字跡、紋飾與原物相同,因此它是一種能夠最大限度保存原物信息的有效方法。拓片與實物相比,有便於保存、移動、懸掛、展示、攜帶等優勢。文獻記載中國的拓印技術早在隋代就已出現,《隋書·經籍誌一》就有“其相承傳拓之本,猶在秘府”的記述。因此,我國的拓印技術距今至少已有1400餘年的曆史。

    瓦當拓片就是以瓦當為原物的拓本。瓦當,俗稱瓦頭,是古代建築上筒瓦之瓦頭,有美化和保護屋簷的功能。從文獻資料和考古發掘來看,最早的瓦當發現於陝西扶風縣召陳村西周中晚期宮殿建築群遺址。早期的瓦當多為半圓形,秦時出現圓形。到漢代,瓦當的刻製水平和圖案紋樣發展已達到了最高水平,隨後走入了衰落。瓦當是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和曆史的“活化石”——它深埋地下千百載,年代久遠,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曆史價值;瓦當上的精美圖案、文字裝飾蘊涵著豐富的曆史、文化信息,能使人們從中了解古人的習俗好尚、藝術神韻,同時是探尋考證古跡、補史證史的珍貴實物證據。我國對瓦當的研究收藏與拓印,早在北宋時期就開始了。北宋臨淄人王辟之(1031年—?) 所著《澠水燕談錄》之《卷八·事誌》中有我國對“瓦當摹刊”的最早記載:“秦武公作羽陽宮,在鳳翔寶雞縣界。歲久,不可究知其處。元佑六年(1091年)正月,直縣門之東百步,居民權氏浚池,得古銅瓦,五皆破,獨一瓦完。麵徑四寸四分。瓦麵隱起四字,曰羽陽千歲,篆字隨勢為之,不取方正。始知即羽陽舊址也。其地北負高原,南臨渭水,前對群峰,形勢雄壯,真勝地也。武公之初年,距今有七百八十八年矣。武功遊景叔方總秦鳳刑獄,摹刊於石,置之岐陽憲台之瑞豐亭,以貽好事者。”自清中期以來,特別是在乾嘉金石學派的影響下,瓦當開始備受學術界和收藏界的重視和青睞,瓦當拓片也應運而生,拓印刊布成為時尚,出現了從王昶、阮元、吳大、陳介琪、端方、羅振玉等這樣的金石學大家,他們皆存有大量的瓦當及瓦當拓片。目前,國家圖書館就珍藏有清代收藏鑒賞家陳介棋親手捶拓的瓦當拓片近千張,古磚拓片702張。民國年間,身居上海的現代大文豪魯迅也珍藏有瓦當拓片169種317張。陝西是秦漢都城所在地,出土瓦當數量之多,居全國之首,同樣代不乏人。清代和民國時期,先後出現了熱衷於收藏研究秦漢瓦當及其拓片的趙元中、張雲山、劉春穀、柯莘農、宋雲石、薛崇勳、陳直、李白瑜等文人雅士,其中多位還喜好在珍品瓦當拓片上書寫題跋。題跋內容一般為題寫史事、器物考據、文字解析、圖文鑒賞、明辨傳續、象征闡釋等,少則幾個字,多則六七百字,這些留有文人墨客字跡的拓本,備受古董商和收藏家的青睞。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富民強,民族文化得以繁榮。盛世興收藏,如今秦漢瓦當及其拓片收藏,參與人數之眾,見到品類之多,皆是千年瓦當收藏曆史中最盛之時。在眾多收藏家中,孫雙才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被圈內稱為“孫多才”。孫雙才先生曾在西北大學就職多年,受這所文化底蘊厚重的學府熏陶,崇尚和熱衷秦漢瓦當的收藏。他經過多年的艱辛努力,已收藏各種不同的瓦當五百餘種,總數有三千餘枚,經手和經眼的瓦當萬餘枚。他在收藏研究的過程中,感到秦漢瓦當雖然遺存量較大,但由於求大於供,隨著城市建設的擴展,出土越來越少,而且價格不菲,普通收藏愛好者和百姓很難在自己的居舍與這些瓦當近距離眸麵。為了能讓這沉睡深土千年的古物走出私人收藏的秘室,走出文博單位的庫房和殿堂,進入平常百姓廳堂之中,他萌發了學習古人捶拓瓦當拓片、創作瓦當拓片藝術品的念頭。起先,他從自己的藏品中精選出上百種瓦當,親手捶拓,並沿襲古人和當今一些名人題跋的模式和內容,先後創作了一批瓦當拓片,裝裱成鏡心或掛軸。雖均奉送同好共賞,但在自己創作的實踐中,總覺著瓦拓與題跋似二張皮,沒有古今相融之感。

    如何把瓦拓與題跋自然融會貫通,在賞心悅目的跋拓藝術中,讓大家既能賞古鑒古,又能從題跋中感悟到古代瓦當圖紋、文字的內涵,給人以美的享受,同時又能古為今用,對現實社會中美的道德行為予以倡導,對醜陋的行為予以鞭笞?為了使這一理念得以實現,孫雙才先“給力”自己,閱讀了翦伯讚著《秦漢史》、邢義田著《畫為心聲》、戈父編《古代瓦當》、周學鷹著《解讀畫像磚石中的漢文化》、國家圖書館編《陳介棋藏瓦當拓本選編》、傅嘉儀著《秦漢瓦當》、史會海著《中國古都和文化》等專著,係統地了解了瓦當產生的背景、發展的軌跡,古人的文化淵源、習俗風尚,古代地理古跡、宮殿、房屋、陵園建築特點等,並認真研釋自已收藏的瓦文圖案的內涵和寓意。為了讓自己靜下心來,他又重拾自己已丟棄多年的繪畫書法愛好。當這些文化積澱積累到一定程度後,他再重新凝視這些秦漢瓦當時,思緒仿佛穿越了時空隧道,與古人有了心靈上的溝通。此時,茅塞頓開,瓦拓與題跋如何相互交融的難題迎刃而解。他突破和拓展了前人題跋的內容,依據瓦當的寓意,將瓦當拓片與恰當的詩、書、畫相結合,各種新拓展的題跋瓦拓就像井噴一樣爆發了。在他的勤奮努力下,令人耳目一新、獨具特色的瓦拓題跋藝術作品層出不窮,讓喜愛收藏的朋友們目不暇接,不得不對這位個頭不高、其貌不揚、著裝不究的孫先生刮目相看了。現從他的瓦拓題跋作品中遴選少許,以饗同好。

    一、以言跋警世。孫雙才先生對改革開放後,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十分高興,但對社會中出現的少數為了金錢而喪失道德底線的人和事深惡痛絕,他的瓦當題跋中,讚美嫉醜,借古諷今,啟迪人們要講誠信,做善事,利己利民利國。如:

    圖1漢·“仁義自成”瓦跋拓。此瓦出自茂陵,體現著漢人崇尚儒家“仁義禮智信”的倫理思想,從字麵上解釋即是仁義者事自成。作者篆書,倡導人們應“以仁義存心,以勤儉作家,以忍讓接物”。

    圖2戰國·燕·饕餮紋瓦跋拓。饕餮是傳說中的一種惡獸,商周戰國常將此獸作為器物紋飾,用以避邪。作者篆書“地獄即在眼前,莫到犯了罪時方才醒悟,業鏡雖懸台上,隻要過得意去也肯慈悲”,以此警示世人。

    二、以詩跋釋文。孫先生依據瓦當當麵所展示的意境,或自作詩文、盈聯,或篩選古詩,以篆書或隸書題跋,書法不僅頗有金石之味,而且以詩文表述了瓦當圖文的含意,使瓦拓與詩意很自然地融為一個整體。如:

    圖3戰國·雙犬瓦跋拓。作者篆書“誌同道合海闊天空雙比翼,意厚情深月圓花好兩知心”,既形象地解讀了瓦拓的意境,又讚美了人世間的真情厚誼。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藝術品鑒(2012年8期)》,方便以後閱讀藝術品鑒(2012年8期)正文 瓦當拓片藝術中的一枝奇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藝術品鑒(2012年8期)正文 瓦當拓片藝術中的一枝奇葩並對藝術品鑒(2012年8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