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滇東南卡林型金礦成礦作用與成礦機製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矽穀(2014年10期) 本章:正文 滇東南卡林型金礦成礦作用與成礦機製

    滇東南卡林型金礦成礦作用與成礦機製

    技術應用

    作者:王東輝 黃玉斌 李彥

    摘 要 本文認為卡林型金礦是金礦床的一種重要類型,是一種浸染、微粒或超微粒、中低溫的熱液礦床。殼幔的不均衡和地殼物質運動促進元素再分配,使成礦物質多次富集。通過礦產中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比對,對氧氫和硫的同位素分析,認為金來自深部幔源。沉積噴流和深大斷裂等特定的地質構造活動,為金礦在滇東南地區的形成提供了物質來源,與之相應的岩漿活動為成礦作用提供了主要熱源。多種金礦的有利成礦因素在滇東南地區耦合,共同促成卡林型金礦的形成。

    關鍵詞 卡林型金礦;成礦作用;流體來源;成礦機製

    中圖分類號:P6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10-0175-01

    1 卡林型金礦簡介

    卡林型金礦最早源於Carlin地區發現的卡林金礦,並推廣為卡林型金礦,分布於美國內華達州和猶他州、秘魯和中國等地。

    我國的卡林型金礦於20世紀60年代被發現,之後發現了幾百個金礦,集中分布在陝甘川和雲黔桂兩個金三角地區,其中處於雲黔桂和三大板塊交界處的滇東南的卡林型金礦,它的形成有著更為複雜的地質背景和成礦類型,且發現較晚。

    卡林型金礦以濁積岩類、沉積岩、碳酸鹽類、低度變質或未變質的砂質岩石、等為外圍容礦岩體,並受控於高角度的斷層。圍岩和共生礦物的組合體現了250℃以下的中低溫狀態下熱液成礦的特點。金礦物和載金礦物呈現了微細粒結構和超微細粒結構,金礦中Hg、Sb和As的比重較高,圍岩中有硫化物的伴生礦,體現了有機質參與成礦過程。學術界一直對該金礦的成因有爭議,有超微粒金礦、滲流型金礦、濁積岩型金礦等多種說法,就成因也提出層控成礦、熱泉成礦等想法,並在稱謂、成礦溫度、容礦岩石等諸多方麵的存在分歧。

    本文認為,隨著地質環境和成礦因素的發展變化,卡林型金礦礦床具有浸染的,微粒或超微粒的,中低溫的熱液礦床的特點。

    該地的地質構造,不同學者有不同的論述,但都認為這的形成環境是拉張構造,時間在古生代晚期到中生代三疊紀的中早期。它是華南褶皺帶的一部分,雲黔桂金三角是有一係列斷層包圍的變形菱塊體,包圍它的斷層有紅河斷層、紫雲-水城-昆侖關-河池斷層等。以160°E為軸,東西分別為昆侖關岩體和個舊岩體,南北方向形成向北隆起呈逆衝推覆構造的弧形斷褶帶。滇東南就在紅河斷層以東的雲南地區。

    形成雲黔桂古陸後,生長邊界和處於邊緣的大陸邊界演化成消亡邊界,由東向西海水漸淺,陸地演變為濱海瀉湖並形成陸地。在奧陶紀的冰期,水以固態形式存於地表,造成海平麵下降,使該地缺失誌留紀地層。這數千萬年為地表物質進行預成礦作用提供了足夠的時間。由於火山活動強烈頻繁,提高了礦物元素在地表的富集程度。岩漿噴出造成地表沉降形成沉積物巨厚的海盆,經曆漫長的地殼的水平位移和推覆反衝後,現代地質構造得以形成。

    在應力作用下,金礦在右江地裂帶、南北向的關嶺-富寧斷層和文山-富寧構造帶內和它們的交匯地帶形成。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矽穀(2014年10期)》,方便以後閱讀矽穀(2014年10期)正文 滇東南卡林型金礦成礦作用與成礦機製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矽穀(2014年10期)正文 滇東南卡林型金礦成礦作用與成礦機製並對矽穀(2014年10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