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論馬克思全球化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黨史文苑(2015年16期) 本章:正文 試論馬克思全球化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試論馬克思全球化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

    作者:胡新蕾 吳茜

    [摘要]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浪潮和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的全球擴張,使得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日益積累和加深,當代資本主義出現了許多新的曆史特征和表現形式。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考察經濟全球化的起因、特征及其發展趨勢,深入思考國際壟斷資本帶來的衝擊,中國通過“新常態”語境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後危機時代“一帶一路”的區域經濟合作新架構等戰略舉措,譜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宏偉篇章。

    [關鍵詞]馬克思全球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馬克思雖然沒有明確提出“全球化”這個概念,但是馬克思在論述世界曆史、資本無限增值和擴張本性以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球擴張等問題時,已為研究資本主義特征、實質和發展趨勢提供了強有力的邏輯引導和理論解釋框架。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背景下,生產社會化和國際化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不斷深化,企業內部尤其是金融企業內部的有組織性、有計劃性同超越國界的全球生產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空前尖銳,從而導致世界經濟和金融危機頻繁爆發。2008年席卷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將全球經濟拖入冰點。麵對當代資本主義這些新特征和新問題,如何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

    一、馬克思關於全球化的思想

    (一)馬克思關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全球擴張的觀點。關於全球化思想,馬克思在《德意誌意識形態》中早有提及。馬克思認為:“各個相互影響的活動範圍在這個發展進程中越是擴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閉狀態由於日益完善的生產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間的分工消滅得越是徹底,曆史也就越是成為世界曆史。”[1]p88曆史向世界曆史的轉變,蘊涵了馬克思的世界曆史觀,同時也體現了馬克思的全球化視野。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強調:“資產階級,由於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麵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麵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1]p276誠然,馬克思看到世界曆史的發展就是要突破地域的限製,“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麵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麵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物質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1]p276。但是,這個宏偉藍圖是資產階級“按照自己的麵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資產階級,由於一切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由於交通的極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來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們不想滅亡的話——采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它迫使它們在自己那推行所謂的文明,即變成資產者。”[1]p276馬克思正確預言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向全球擴張這一曆史進程。如今,在資本擴張本性的驅動下,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的運行機製無論是在廣度上還是深度上都衝破了地域的限製,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運行機製。20世紀80年代以來,作為貿易國際化、金融國際化和生產國際化載體和承擔者的跨國公司,實現了全球範圍內資源的有效配置,通過向外直接輸出資金和技術的形式,謀求對全球市場的占領權以攫取高額壟斷利潤。

    (二)馬克思關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全球擴張後果及其發展趨勢的觀點。工業革命以來,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力突飛猛進地發展,高度社會化的生產力超出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承受能力和支配範圍,以致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不斷激化,生產過剩的周期性經濟危機頻發。資產階級為了擺脫資本積累利潤率不斷下降所導致的生產過剩經濟危機,“一方麵不得不消滅大量生產力,另一方麵奪取新的市場,更加徹底地利用舊的市場”[1]p278。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向全球擴張就成為解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出路。馬克思認為,周期性生產過剩經濟危機表明,資產階級的生產關係已經不能夠適應生產力社會化發展,資產階級“除非對生產工具,從而對生產關係,從而對全部社會關係不斷地進行革命,否則就不能生存下去”[1]p275。但是“它一著手克服這種障礙,就使整個資產階級社會陷入混亂,就使資產階級所有製的存在受到威脅。資產階級的關係已經太狹窄了,再容納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財富了”[1]p278。

    在當今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發展進程中,它所存在的對抗性矛盾日益積累、加深,為了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而出現的周期性經濟危機從國內擴展到全球層麵。2007年8月美國房地產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引發了自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國際金融危機。美國次貸危機的實質是以信貸膨脹和金融投機作為掠奪、詐騙手段的一種新剝削掠奪結構的崩潰[2]p147。這種妄圖通過“概念化的資本流動”來“圈錢”、暴露人類最歇斯底的貪婪欲望的華爾街經濟模式,宣告了新自由主義理論及政策的破產。它對美國的金融行業、美式資本主義製度以及美國的全球霸權產生了強烈的衝擊。總之,當代資本主義對生產關係的種種自我調節並沒能消除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及其各種危機,最終不能扭轉資本主義走向腐朽和沒落的曆史大趨勢。

    馬克思指出,“資產階級不僅鍛造了置自身於死地的武器;它還產生了將要運用這種武器的人——現代的工人,即無產者”[1]p278。跨國公司的全球擴張,促使國際壟斷資產階級的誕生,而國際壟斷資產階級必然會造就自己的掘墓人——國際無產階級的誕生。隨著資本的逐利擴張導致的金融危機,隻能讓全球的勞工遭受比以往時代更加嚴重的剝削,從而促使全球的勞動者聯合起來推翻現存的資本主義製度,建立一個“每個人的自由發展”的社會。此外,作為科學技術進步和世界性交往擴大的必然產物,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物質生產資料的極大豐富、生產力的突飛猛進、知識和管理體製的日益完善都在為共產主義社會的到來提供物質基礎和社會曆史條件。因為“共產主義隻有作為占統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時發生的行動,在經驗上才是可能的,而這是以生產力的普遍發展和與此相聯係的世界交往為前提的”[1]p86。雖然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還處於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個前途、兩條道路、兩種命運、兩大力量博弈的時代,但是研究與回顧經典的馬克思全球化理論,使中國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增強經濟實力,對於未來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枝獨秀仍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二、20世紀7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及其影響

    (一)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主導下的經濟全球化。20世紀70年代以來,戰後資產階級現代自由主義派構築的以大規模群眾性消費刺激大規模社會生產的福特主義資本積累方式,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潛力已被耗盡,不但不能服務於壟斷資產階級的統治,反而導致嚴重的經濟“滯脹”危機。凱恩斯國家幹預主義和福利國家式微,新自由主義學派憑借極端的“市場化、私有化、自由化和全球一體化”主張,充分迎合美英國際金融壟斷資本的需要,逐漸上升為美英資產階級的主流意識形態和政策工具。代表國際壟斷資產階級利益的新自由主義作為一統世界經濟和攫取全球剩餘價值的理論工具得到有效推廣。

    新自由主義者倡導市場決定論,認為市場是決定一切的力量。它反對凱恩斯主義對國家的幹預,認為國家的幹預是經濟危機的根源。新自由主義要求盡可能地淡化政府的職能,充分發揮市場的有效作用,貌似是用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調節經濟,實際上是為了實現壟斷資本家更大的野心——控製全球經濟。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各國新自由主義政府推動資本擺脫國家和社會的控製,遨遊於世界市場,因此全球化得以實現完勝。我們要揭開新自由主義的魔鬼麵紗:所謂的市場自由,實質上是資本主義國家為了更好地進入發展中國家剝削和掠奪最大剩餘價值的借口,是為了維護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占據統治地位的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是為了將發達國家的意識形態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進行滲透。因此,以新自由主義的意識形態來推行的經濟全球化進程必然充滿了赤裸裸的剝削,它會造成發展中國家以及第三世界的更加貧困,使得南北差距、世界貧富差距加劇。照抄照搬西方的自由市場經濟模式,必然會給發展中國家帶來致命的打擊,導致發展中國家經濟衰退、社會動蕩和各種矛盾尖銳化。

    (二)經濟全球化與資本主義各種矛盾及其危機的加深。20世紀80年代後,隨著經濟全球化而來的資本無時空限製地對剩餘價值的攫取,作為資本家謀取高額利潤主要手段的跨國公司,其高度嚴密的組織性和計劃性與世界市場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必然會凸顯和加深。同時,資本家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競相擴大生產,使得全球生產能力的增長明顯超過了全球消費市場的需求,長此以往,世界性的產能過剩與金融泡沫使得世界性經濟疲軟,世界經濟出現停滯甚至倒退現象。此外,“由於金融市場上的過度投機和全球金融體製的不健全,資本主義國家諸如有價證券、存款貸款、外匯之類的無物質載體的虛擬經濟大大超過了實體經濟”[3]p91。一旦出現金融泡沫膨脹或者股市的劇烈波動,經濟危機爆發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強。因此,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資本主義的矛盾會擴展成為世界性矛盾,引起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對世界的經濟形勢造成“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不良影響。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得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貧富差距擴大,資本掌握在少數壟斷資本家的手中,這種狀況必然會使西方的民主製度受到挑戰。曾任根政府和克林頓政府戰略顧問的愛德華·勒特韋克在其著作《渦輪資本主義——全球經濟中的贏家與輸家》一書中指出:“所謂的經濟自由主義是同脫離政治化、政治私有化、反民主結合在一起的,它使資本主義成為一部絞殺公眾利益和民主的絞肉機,其結果可能是走向民主法西斯主義。”[4]p19這種經濟自由主義使得市場意識超越民主意識。而新自由主義的倡導者一貫認為,隻有經濟發展了,人們才能享受到更高程度的民主。但是,以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推行的經濟全球化正在慢慢吞噬社會福利製度和慢慢踐踏民主製度。失去政府控製力的資本正在尋求更廣闊的世界市場,跨國公司的建立,更大利益的獲得,一切都是在資本的操縱下“完美”地進行。但是無政府狀態終將打破這場美夢,經濟危機和金融泡沫隻會更加加劇人民的痛苦,政府和國家不能解決貧困和失業的困境。人們為了解決生存問題,競相通過犯罪、暴力和恐怖手段來為自己謀取利益,社會民主製度和民主意識嚴重受到踐踏,民主法西斯主義踏上曆史的舞台。

    (三)經濟全球化下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矛盾與鬥爭。二戰以後,以軍事侵略獲取戰略利益的舊殖民主義方式土崩瓦解,資本主義國家采取以壟斷資本全球化為核心的“新經濟殖民主義”的方式來控製和掠奪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向世界蔓延的趨勢下,我們必須承認,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曆史起點不一致,針對全球化新階段資本占先、西方占先和美國占先的現狀,必須明確“資本主義的擴張並沒有使世界同質化,而毋寧說是製造了發達與不發達這兩個新的世界”[5]p264。發達國家正是在犧牲發展中國家利益的基礎上崛起的。馬克思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說自由貿易的信徒弄不懂一國如何犧牲別國而致富,那我們對此不應該感到意外,因為這些先生們同樣不想懂得,在每一個國家內,一個階級是如何犧牲另一個階級而致富的。”[1]p229

    20世紀80年代,在新自由主義市場決定論的影響下,為了攫取高額壟斷利潤,資本家紛紛把眼光投向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廉價勞動力帶來的高額利潤使得資本輸出國國內的勞動力出現相對過剩甚至絕對過剩現象,資本主義國家的人民因為失業麵臨相對貧困甚至絕對貧困的遭遇。同時,資本輸出國向各國兜售依靠高科技開發的廉價商品,一方麵使得發展中國家的民族經濟受到挑戰,麵臨危機;另一方麵,通過跨國公司大量轉移發展中國家勞動力所創造的剩餘價值,造成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衰退。因此,資本主義國家借經濟全球化之手向發展中國家大量斂收錢財,不僅造成本國的結構性失業和貧富差距的擴大,同時也加深了南北矛盾,引發反對資本主義全球化和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激進民眾運動,甚至極端宗教原教旨主義組織和國際恐怖主義的滋生。

    三、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對策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黨史文苑(2015年16期)》,方便以後閱讀黨史文苑(2015年16期)正文 試論馬克思全球化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黨史文苑(2015年16期)正文 試論馬克思全球化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並對黨史文苑(2015年16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