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傳統與現代的交鋒和辯議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揚子江(2013年6期) 本章:正文 傳統與現代的交鋒和辯議

    傳統與現代的交鋒和辯議

    圓桌

    主持人:張德明批評家,博士後,湛江師範學院人文學院教授,南方詩歌研究中心主任

    討論人:趙金鍾批評家,湛江師範學院人文學院教授,學報編輯部主任

    王士強詩人、批評家,文學博士,天津社科院文學所副研究員

    張厚剛批評家,文學博士,聊城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一、對傳統的態度

    張德明:台灣詩人洛夫被批評家稱為現代“詩魔”,他的詩歌往往不遵尋常理路,不合慣常思維,顯得詭異和飄忽。同時,詩人也常能打破時間與空間的局限,在古典與現代、曆史與現實之間作大膽的穿越和巧妙的接洽,用詩歌的形式來寄寓自我對曆史、文化和傳統的獨特思考與不凡理解。《唐詩解構》是洛夫創作的一個係列組詩,詩人從古典詩歌的經典文本出發,進行全新的現代漢語書寫,在傳統的詩意樹上生發出新的枝葉和花果,顯得妙味橫生,饒有旨趣。我個人認為,這組詩其實間接表明了詩人對於古典文化傳統的一種態度。古典文化傳統不是一個抽象的東西,它往往潛存在古代的文章典籍之中,唐詩宋詞作為中國古代文學經典,其實也折射著古代文化傳統的精髓和風韻,因此,今天的人們如何對待唐詩宋詞,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示著如何對待傳統的態度。同時,傳統並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東西,傳統需要在與現代的交鋒和辯議中被不斷激活,隻有在現代被激活、能參與現代社會的運作和建構的傳統才是真正的傳統。洛夫通過對唐詩的意境重寫,達到了一種“解構”,同時也在當下語境中將古典詩詞的意蘊進行了翻新與升華,這在一定意義上激活了唐詩的現代潛能,也擴充了其審美境界。洛夫的這種“解構”行動,是從較為獨特的層麵繼承和發揚了傳統,這比我們簡單地去誦讀和記憶幾首唐宋詩詞顯然更有價值,因此我覺得他的做法是別有深意的。

    趙金鍾:洛夫一生都未擺脫傳統的“糾纏”。雖然從1958年創作《投影》等作品時,開始拋棄與“創世紀”同仁曾共同提倡的“新民族詩型”,而轉向倡導超現實主義,但在創作《石室之死亡》等作品之後,其風格又漸漸發生變化,直至將現代主義超時空的藝術把握方式與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融合一起,創造出一種洛夫風格的東方超現實主義。20世紀70年代,洛夫“回歸”中國傳統的意識更加清晰,先後創作了《金龍禪寺》、《長恨歌》等著名詩作。《長恨歌》直接對李楊愛情進行現代詮釋,以現代觀念重新處理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而《金龍禪寺》則有意將現代技巧化入古典意境,創造出一種清曠渺遠的東方禪境:“晚鍾是遊客下山的小路羊齒植物沿著白色的石階一路嚼了下去如果此處降雪∥而隻見一隻驚起的灰蟬把山中的燈火一盞盞的點燃”。由此可知,洛夫的“解構唐詩”,實際上是詩人一向與傳統相糾纏的結果。它所傳達的是詩人對於傳統的喜愛與尊重。正如評論界所言,洛夫是以一種“回眸”的態度與傳統對話,對曆史作出一個現代人的審美闡釋。

    王士強:《唐詩解構》從題目上即可看出與傳統對話的意味非常明顯。唐詩已然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高峰和象征,洛夫對之的“解構”顯然是包含了“野心”的,有著超越經典、再攀高峰等的意味。不過,洛夫對傳統的態度顯然不是簡單的“打倒”、“PASS”,而是有著複雜而深沉的文化考量在其中的。《唐詩解構》中,首先是向傳統致敬,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古典詩歌的一些神韻與風采,洛夫解構唐詩絕不是為了將之“打翻在地”,不是為了顛覆它、褻瀆它,此其一。其二,它包含了對傳統的發揚,或者說,它是以新的形式延續、發展了傳統。實際上,傳統並不是需要“返回”的,它既不歡迎返回過去(傳統本身即包含了變革、探索與創造),也可不能真正的返回(最多隻是畫虎不成反類犬),最重要的是如何寫出當今的、此時此地的傳統,它與人們心目中、已經定型的傳統並不一樣,但內在精神上卻又有相通之處,包含了對之的揚棄、改寫、變革。洛夫的《唐詩解構》通過與一個偉大傳統的對話,而希望寫出現代人、現代漢語的“唐詩”,其立意很巧妙、效果也很好,“傳統”與“現代”形成了一種互文關係,互為映照、互相生發,這麵不乏輕鬆、讓人會心一笑的地方,同時也不無深沉的文化憂思與關切。

    張厚剛:“傳統”必須是“活”的,而不是一個僵死的擺在那的教條,活在當下的才能稱其為“傳統”,那些在向當下轉型中被揚棄掉了的東西,就不能再被稱為傳統了,傳統在向現代轉型中,它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一個自我否定、自我揚棄的過程,其中,總揚棄掉了一些什,保持住了一些什,同時又增添了一些新質。但在這“失去”和“增添”中,不是外力強加的,而是自己作為一個活的自組織體,通過自己否定自己來實現的。唐詩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是一座高峰,其詞匯意義互涉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文化係統,它是建立在農業文明之上的並與之相適應的高度成熟的文化生態。在詩歌形式和內容上,可也變得越來越程式化,自我更新的能力越來越弱。唐詩目前為當代詩歌提供滋養,必須經過審美的現代轉型這一“轉化”、“生成”環節,洛夫解構唐詩所呈現出來的,正是這一審美形態的“轉化”與“生成”。

    二、文本“解構”與曆史重識

    張德明:洛夫對唐詩的“解構”,表麵看來是用現代漢語詩歌形式對古典詩歌重新進行表述,究其實質,是借著新一輪的詩意燭照,來傳達詩人對於曆史的觀察與思考,引導人們重新審視早已遠逝的那段曆史。例如他對陳子昂《登幽州台歌》的“解構”:“天長地久的雲/天長地久的阡陌/天長地久的遠方的濤聲/天長地久的宮殿外的夕陽/樓上的人/天長地久的一滴淚”,陳子昂當年因受不到武則天的重用,而深感懷才不遇、失意孤獨,這首《登幽州台歌》本是用來寄寓其內心的孤苦愁鬱之情。洛夫在這個“解構”的詩章,以“天長地久”為中心詞,展開了對世間諸般物象的情景鋪敘,在古典與現代的交匯中傳達一種超越性的存在之思,同時也寄托了對古人的一種曆史理解和同情。洛夫告訴人們,不管世界如何滄桑變幻,時間如何奔馳如電,但總有一些東西是不變的,總有一些東西是“天長地久”的,孤獨、寂寞、無奈、彷徨,這些情緒不隻是陳子昂一個人才有的,現代人何嚐沒有呢?通過對某種曆史經驗和記憶的現代漢語書寫,洛夫其實達到了讓人們重新識別和領悟曆史的目的。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揚子江(2013年6期)》,方便以後閱讀揚子江(2013年6期)正文 傳統與現代的交鋒和辯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揚子江(2013年6期)正文 傳統與現代的交鋒和辯議並對揚子江(2013年6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