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易天行事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貓膩 本章:第二章 易天行事

    一九九四年的初夏,省西城高陽縣被無休無止的暑氣烘烤著,這一年,讀高三的易行已經十七歲了,一米七零的個頭,平平實實的一張臉,不胖不瘦,毫無疑問屬於往人堆一丟,連泡都不會冒一個出來的普通人。

    不過他在就讀的縣中勉強算是個名人。這名出的比較奇特,屬於異類之名,誰叫他和世上絕大多數孩子的生活相差太遠了呢?他無父無母,卻也算不得孤兒,是被城西頭那個拾破爛的老頭兒養大的。

    打的時候易行便開始跟著自己喊爺爺的老頭兒在四處的垃圾堆刨東西來賣,他一直把這叫做刨食兒,也對,就是從垃圾刨些可以換成食物的東西。

    直到很多年以後,城關一帶的人們還記得八十年代早期,有一個長的機靈可愛的孩,身上卻滿是汙穢,更會記得這個孩剛學會爬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在地上給自己的爺爺揀煙頭了。

    孩會走了之後,除了在垃圾山上刨食兒之外,又開始到西街菜場那塊蹲著,的身子,雙手籠在袖子麵,看著很是好玩。他不是去看有什好吃的,他是去揀桔子皮,鄂西的這座山城盛產桔子。

    家夥用那雙的手掌,在汙泥滿地的菜場麵拾著別人剝下來的桔子皮,然後兜在懷,顛顛跑著回家,放在自己的床上,等大太陽的時候,再拿出來哂,哂幹了的桔皮可以賣一角二分錢一斤。家夥攢著錢,然後在菜場給自己的爺爺買了一袋煙葉子。

    當家夥緊張兮兮地從懷掏出一大把角票遞給煙販子時,市場的所有人都笑了起來,誇讚他孝順。

    他那時候不懂孝順是什意思,他隻想讓自己最親最親的爺爺不用每揀煙頭,他想讓自己最親最親的爺爺可以像河邊那些閑嘮的老太爺一樣,可以拔著煙鬥。

    他喜歡煙鬥上麵飄出來的青青的煙。

    旁人讚他孝順,也不過就是讚歎兩聲。爺孫倆的生活也沒辦法好起來,每還是要到各處的垃圾堆麵去刨,每晚還是要回那個破破爛爛的黑屋,嗅著屋的臭氣沉沉睡去。

    這樣的生活一直維持到家夥六歲的時候。

    爺爺有一睡了卻再也沒有起來。

    家夥哇哇地哭了幾,居委會的人把老頭拖到後山埋了,然後一大堆人在居委會那棟房子圍著這個黑炭頭似的家夥發愣,“以後這孩子怎辦?”

    “該上學了吧?”居委會主任的男人是縣學的老師。

    旁邊有人道:“誰出錢呢?”

    “義務教育嘛,學校也可以免一部分的。”

    “那誰來養他?”

    全屋的人一下子靜了下來。

    家夥愣愣地看著屋的大人們,慢慢地看了一圈,然後一字一句用稚嫩的童聲道:“我自己能養活自己。”

    屋內一哄,幾番爭執之後,也隻好如此。

    居委會主任的男人又皺起了眉頭,“要上學是要戶口的,老頭估計還沒給這個孩子上戶口。”

    於是在上學之前,家夥被大人們領著去上了戶口。派出所的片警是個年青人,剛從警察中專畢業,臉上稚氣未脫,他一臉為難對眾人:“這又沒個出生證明什的,怎上?”

    居委會主任是生的大媽姓格,直著嗓子吼道:“從看著這家夥長大的,難道還要算外來人口?”

    國人雖然怕事,但有個規矩是隻要有人打頭,正義感便開始泛濫,於是派出所開始響起一大片嘰嘰喳喳的聲討之聲,當然,群雌粥粥爾。

    那個警察姓李,也是本地的警察,公仆嘛,大眾的仆人。更何況起哄的人群麵有個中年婦女正狠狠地瞪著他,他還敢什?

    那中年婦女是他媽。

    於是家夥第一次有了證明自己身份的本子,李姓警察一邊用著不大規整的楷體字填著表格,一麵問道:“姓名?”

    “……”家夥一臉惘然,愣了半後回答道:“我爺叫我幸,是幸我活下來了。”

    居委會大媽的男人,噢,這稱呼太過繁瑣,那位鄒老師此時趕緊出來發揮能力了,“不行不行,這名兒太俗,幸上問於,不符合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這樣吧,取名行,人力勝行於,大妙……”他自顧自地搖頭晃腦,眾人也不在意,畢竟這些人也就數這位語文老師墨水吃的最多,嘴唇兒最黑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朱雀記》,方便以後閱讀朱雀記第二章 易天行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朱雀記第二章 易天行事並對朱雀記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