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大清帝王的後宮生活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龍柒 本章:後記:大清帝王的後宮生活

    大清帝王權謀那點事

    1、皇宮太醫

    在封建社會,皇帝貴為子,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皇位曆來就是繼承者們夢寐以求的對象,爭奪皇位自然是非常激烈,甚至是不顧親情的血腥廝殺。皇位來之不易,保住皇位更是皇帝們一生中的頭等大事。為了保住皇位,除了政治手段以外,應該就是保命了。

    為了保命,清朝的皇帝與封建社會的所有皇帝一樣,不惜一切代價尋找名醫和名藥,這些名醫和名藥也就成了所謂的禦醫、禦藥。太醫院是為宮廷服務的,禦藥主要是皇帝、皇後和妃嬪們吃的,因此禦醫和禦藥就有了一層神秘的麵紗。

    坐落在北京紫禁城內的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今仍然保存著大量清宮禦醫、禦藥的原始檔案,可以幫助我們揭開這層神秘的麵紗。

    關於宮廷醫療機構的設置,據《漢書》記載,黃帝時已有岐伯,管理宮廷醫藥的事情。周朝設有醫師、上士、下士為帝王及卿大夫行醫治病。秦漢時也曾設有太醫令、太醫下大夫、翰林醫官等職官。到了金代,開始用太醫院這一名稱,隸屬宣徽院。元代,太醫院開始成為專門的宮廷醫療機構。自此以後,各朝都設有太醫院,直至1911年清朝滅亡。

    清順治元年(1644),清朝的太醫院,最初設在北京正陽門東江米巷,也就是後來的東交民巷西口路北附近。該院有大門三座,均向西。用黑漆書寫“太醫院”三個大字的匾額懸掛於大門之上。大門前為門役的住房。左為“土地祠”,右為“聽差處”。太醫院內有大堂五間,是主要的活動場所,大堂內懸掛著康熙皇帝禦賜著名禦醫黃運的詩文:“神聖豈能再,調方最近情。存誠慎藥性,仁術盡平生。”大堂左側,有南廳三間,是禦醫辦理公務的處所。大廳右側是北廳。後麵是先醫廟,外門稱欞星,內門稱鹹濟,殿名景惠,南向,殿內供奉著伏羲、神農、黃帝的塑像,有康熙禦書“永濟群生”匾額。先醫廟外北向為藥王廟,廟有銅人像。連接大堂的過廳是二堂,後麵還有三堂五間。

    光緒二十七年(1901),依照喪權辱國的《辛醜條約》第七款,將東交民巷劃為各國駐中國的使館區,使館區範圍內的中國衙署都必須按時搬走。太醫院隻得暫借東安門大街禦醫白文壽的宅子應差。不久,又暫移至北池子大悲觀音院。光緒二十八年,才於地安門外皇城根、兵仗局東建立新的辦公衙署,其建築規模較之從前要簡陋許多,現在遺址尚存,但已是麵目全非,昔日衙門形式,難以再現。太醫院在紫禁城內東牆下、上駟院之北,設有待診、休息的處所,舊稱“他坦”,歲月流失,現也傾毀無存。

    太醫院為五品衙門。醫務人員都有相應的職位,堂官稱為院使,相當於院長,為五品官,副職稱為左院判,官居六品,所屬官員有禦醫,官居八品。雍正七年(179)規定:禦醫均受正七品,許用六品冠帶。還有吏目、醫士、醫生等,這些人員享受從九品的待遇,一般通稱禦醫(又稱太醫),各醫官的品級,曆朝稍有變動。曆朝禦醫人數,略有增減。以光緒朝為例:有禦醫十三人,吏目二十六人,醫士二十人,醫生三十人。這些禦醫全部是漢人。

    太醫院的禦醫,來自全國各地,從各省民間醫生以及舉人、貢生等有職銜的人中,挑選精通醫理,情願為宮中效力的人,量材錄用。如在康熙年間,同仁堂的創始人樂顯揚就曾擔任太醫院吏目一職。此外,太醫院還設有教習廳,培養醫務人材,由禦醫、吏目充當教習。學習的內容有《類經注釋》、《本草綱目》、《傷寒內經》、《脈訣》等專業知識,經過六年寒暑通過考試合格,才能錄用為醫士或醫生。

    雖然在康熙年間已有西藥進入宮廷,以後曆朝也引進了西醫、西藥,但太醫院主要是以中醫、中藥為皇帝和妃嬪診脈開藥。康熙三十三年(169),康熙因患瘧疾,就服用過法國傳教士洪若翰送的金雞納,也叫奎寧。光緒二十四年(1898)九月初四日,法國駐華公使館多德福醫生也曾為光緒診病開藥。盡管如此,在絕大部分時間,他們從骨子還是相信中醫、中藥。正因為如此,中醫、中藥始終是太醫院的主導醫療手段。我們給大家講述的禦醫、禦藥基本上就是中醫、中藥。

    太醫院按醫術分類設科,清朝初年為十一科,康熙朝和並為九科,分別是:大方脈、方脈、傷寒科、婦人科、瘡科、針灸科、眼科、口齒科、正骨科。同治、光緒時期,又合並為大方脈、方脈、外科、眼科、口齒科五科。各科都有專科醫生。

    太醫院禦醫,日常在紫禁城內東牆下的待診處輪流值班,隨時聽候太監的召喚,為皇帝、妃嬪看病、配藥,同時,也擔負一些其他與宮廷有關的醫療事務。這是其主要職責。此外,太醫院還承擔王公、公主、駙馬以及文武大臣等的醫療服務,這些人遇有疾病,太醫院奉旨派醫官前往,並將治療經過向皇帝奏報。在外地的公主、駙馬及台吉大臣有病,也得奉旨攜帶藥品前往診視。軍營、文武會試,就連刑部大牢囚犯得病太醫院也要派人前往應差。

    、飲食習慣與生活

    清朝統治者源於白山黑水間的東北大地,其飲食習慣是在東北形成的。東北滿族淳樸的食風、簡單的飲食方式隨著清朝皇室入關,也帶到了北京城。入關之初,滿族貴族初次登上統治地位,需要本民族的武裝力量維護剛剛取得的權利。因此,用民族傳統意識和民族傳統風俗加強民族凝聚力,是清統治者的當務之急。清統治者一方麵欽定中國傳統的儒學、理學為“正學”,使其在文化思想領域占據統治地位,穩定和籠絡漢族知識分子;另一方麵又積極地製定一係列防止漢化的措施,其中就包括服飾、發式、禮儀、飲食等方麵,以此來加強滿族八旗官兵的凝聚力,來保持與皇室的向心力。無論是清宮廷筵宴,還是皇帝賞賜有功之臣,清宮廷飲食大多保留滿族傳統,飲食原料、物料仍以東北特產的糧肉蛋菜為主。每到年底仍例關外風俗行“鹿賞”:向滿、蒙、漢八旗軍的有功之臣頒賜東北野味。屆時,北京城內分設關東貨場,專門出售東北的、鹿、熊掌、駝峰、鱘鰉魚,使遠離家鄉故土的八旗士兵和眷屬身在異地,也能夠吃到家鄉風味。正如《北京竹枝詞》中所寫到的一樣:“關東貨始到京城,各路全開鹿棚。鹿尾鯉魚風味別,發祥水土想陪京”。

    但是,清代宮廷生活在北京這塊土地上,必然要受到北京風土人情、飲食時尚的影響。而且,清王朝統治者與曆代封建統治者一樣,亦有著王下者食下的強烈願望,對下的美味食品傾注了極大的熱情。清初的順治、康熙兩朝,在以故鄉“關東貨”為主要飲食的同時,也效法明代宮廷以“嚐鮮”為由,按季節征收下貢品:江南的鮮魚蝦蟹,兩廣的瓜果蜜餞,山東的蘋果,山西的核桃,直隸的蜜桃、鴨梨,陝甘的花皮瓜,新疆的奶子葡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江蘇鎮江的鰣魚之貢。鰣魚是生活在今江蘇南京、鎮江一帶季節性很強的魚種,每年春季溯江而上,初夏時洄遊生殖。宋《食鑒本草》中載,“鰣魚年年初夏時則出,月餘不複有也”。因此鰣魚身價倍增,成為江南特產。自明代列為進貢皇宮的貢品,清代初期仍沿此俗。第一網鰣魚就要送皇帝嚐鮮,宮廷即在桃花盛開的時候舉行“鰣魚盛會”,屆時皇帝賜文武百官一同品嚐。鰣魚味道鮮美,但運送鰣魚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魚打澇上來後,用冰船和快馬分水、旱兩陸運送抵京,並在沿途設冰窖、魚場保鮮。鎮江到北京約三千路程,官府限定二十二個時辰(四十四時)送到,宮廷早已做好烹製準備,鰣魚一到,既舉行盛會。因此,為爭取時間,送魚人在途中馬歇人不歇,隻準許吃雞蛋充饑。常常是“三千路不三日,知斃幾人馬幾匹?馬傷人死何足論,隻求好魚呈聖尊。”

    又據清宮檔案記載,皇帝派往各地的官員經常向皇室進“鮮”,即各地應節的新鮮食品,康熙年間任蘇州織造的李煦就曾在不同季節向清宮進貢食品與飲料。春季,“今有新出燕來筍,理合供進,少盡臣煦一點敬心。”初夏,“蘇州新出枇杷果”、“佛手”。秋季,“蘇州今秋十分豐收……洞庭山杏子理合恭進”。剛剛入冬,李煦又進“冬筍”和“糟茭白”。康熙三十七年(1698)十月李煦向清宮呈進了一批江南鮮果和露酒:“佛手計二桶,香櫞計二桶,荔枝計二桶,桂圓計二桶,百合計二桶,青果計二桶,木瓜計二桶,桂花露計一箱,玫瑰露汁一箱,薔薇露計一箱,泉酒計一壇。”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清帝王權謀那點事》,方便以後閱讀大清帝王權謀那點事後記:大清帝王的後宮生活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清帝王權謀那點事後記:大清帝王的後宮生活並對大清帝王權謀那點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