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聞檀 本章:第三十五章

    第5章

    半個月很快過去,館選落下帷幕,這朝廷選取了十二個庶吉士,趙長淮榜也上有名。

    因長寧已經做官,她現在住的竹山居就擴了一進,又添了好幾個粗使的丫頭廝,院已經有十多人了。竹山居在西園和正房交接處,過一個夾道就是趙長淮的住處,於是趙長寧還經常遇得到他。自從中進士之後,趙長淮似乎個性平和多了。有一次他的院子吃豆包,還叫人送一碟來給她吃,把香榧嚇了跳。見趙長寧撚起來便往嘴送,連忙道:“大少爺,這豆包吃不得!”

    趙長寧笑笑:“怎了,你怕他下毒啊?”

    香榧臉微微一紅,二少爺再怎恨大少爺,也不會荒唐到下毒,是她想多了。

    豆包加了足足的豆沙、紅糖和玫瑰醬,很甜,別人來吃肯定覺得甜得發膩。她卻挺喜歡的,還吃了三個。

    氣越來越暖,院的草木茂盛起來,下人也紛紛換了初夏的薄衫。翰林院開館後,趙長寧去參觀了翰林院,留了職,還同剛認識的蘇仁兄喝了兩杯酒。而中探花之後還有些人,絡繹不絕地上門來給她親,但都被有婚約給推了。漸漸地,這股中探花帶來的熱潮終於平歇,但是不可否認,如今趙家孫輩第一人是趙長寧。

    這不僅因她得了探花,還因她已經有了實職,立刻就能走馬上任。而趙長淮還在翰林院熬資曆,趙長鬆要預備三年後再考會試。

    後就是她去大理寺的日子。

    這趙長寧起得很早,換了簇新的官服。瞧著銅鏡的自己,少年清俊,鬢如刀裁,一頂烏紗帽扣發。青色右衽鷺鷥官袍,倒也算得上是瀟灑了。她對自己的樣子挺滿意的,沒有人不喜歡自己好看。

    翰林院跟大理寺順路,趙長寧就與趙長淮同坐一輛馬車去。馬車跑在路上,趙長淮也穿了身官袍,但跟趙長寧穿官袍是完全不同的感覺。他看趙長寧還在看邢獄典籍《大誥》,突然問她:“長兄,那日的豆包好吃嗎?”

    “多謝,味道還不錯。”趙長寧抬頭道。

    趙長淮接著:“廚房做得太甜了,我吃不下,所以就讓人送給你了。”

    趙長寧沉默了片刻也笑了:“弟弟真是太客氣了。”

    趙長淮隻是笑:“我如何會跟長兄客氣。到大明門了。我先行一步。”頓了頓,“記得下午順道過來接我。”

    馬車籲地停下來,他撩開簾子下車走了。

    哦?話都到這個地步了,下午還要來接他?趙長寧放了簾子,跟四安:“一會兒告訴車夫不許去接他,叫他走回去。”

    馬車過了大明門,再過時雍坊,大理寺就在前麵。大名鼎鼎的三法司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都在此處。趙長寧下了馬車,抬頭就看到了大理寺朱紅大門。大理寺的門口設柵欄,立兩隻高大威猛的石獅,跟著台階往上走,又有兩麵紅色的大鼓。

    等進了大門,才看到個戴烏紗帽,穿深綠官袍的中年男子等著。見她進來,上前一步拱手笑道:“您就是剛中了探花郎的趙大人吧?寺丞大人命我再次等候您。我姓徐,單名恭字,是專撥給您用的司務。”

    大理寺司務其實官銜非常低,隻有從九品,一般就是整理典籍,幫著錄卷宗什的。相當於這是給她撥了個私人秘書。

    趙長寧笑道:“徐大人不必客氣,的確是我。初來乍到,徐大人莫要嫌棄才是。”

    徐恭道聲:“下官不敢。”領著她往大理寺麵走,進了影壁就看到麵是個很開闊的大院,有許多官兵鎮守。這是第二進,徐恭告訴她,如果大理寺需要提審犯人,就是在此處提審。兩旁還有簡單的獄房,能看到麵是關了幾個人的。從這進去的第三進,才是官員日常辦公之處。這麵熱鬧得多,四抱的院子,左右廂房是大理寺評事、大理寺寺正的號房。正前是大理寺寺丞的號房。至於大理寺卿和少卿,還在後一進的院子。

    隨後徐恭帶她去見大理寺寺丞。去的時候寺丞大人還沒空見她。長寧在外麵的堂屋等候,發現堂屋做了個佛龕,供奉了綠臉紅袍,模樣猙獰的泥像。“這是咱們邢獄祖師爺皋陶。”徐恭,“寺卿大人每逢初一十五就會帶領大家拜祖師爺。”

    趙長寧便恭敬地給皋陶上了柱香。

    這時候寺丞大人才有空見她。寺丞方大人年過五旬,鬢發花白,剛歇下喝口茶,問她:“你是新科進士入大理寺,可看過《大明律》《大誥》《問刑條例》這三本?”

    趙長寧不自己已經將這三本書背下了,而且還看了《唐律疏議》《宋刑錄》等等。隻道:“下官已經看過了。”

    “這便好,”方大人頷首,“大理寺掌下邢獄訴訟,且複核的都是大案要案。其他庶吉士在翰林院觀政可以輕鬆。但你在大理寺是決不能放鬆的,你要記得,遞到你手上的事都是性命攸關的。”

    “你剛來怕還不熟悉,先什都不管吧。”方大人完又有人要見他,招手讓趙長寧先回去。

    至於大理寺卿、少卿這一級別的官員,以趙長寧的官位是見不到的。更別提據作為大理寺監察的二皇子了。

    在孩子已經成年後,為了以防他們未來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成為不識人間疾苦的混蛋。皇上對自己的孩子加以鍛煉,派他們到各個地方去督察——當然,其實去的地方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太子去的地方是內閣,三皇子去的地方是戶部。二皇子,便隻落了個大理寺。

    其實皇子們多半隻是掛個名,偶爾來轉一兩圈,也不會真的跟趙長寧一樣,每苦哈哈地趕著辰時點卯。若是無故遲到早退,罰月例銀子都是輕的,甚至還有官位不保的可能。

    趙長寧進了自己的號房看。頭一切井井有條,博古架上密密麻麻堆滿了卷宗。長案上的書架大大的毛筆,旁邊放了整套的《大明律》,以便官員能隨時翻看。前任寺副還挺高雅的,養了幾盆墨蘭放在博古架上,也一並讓趙長寧給繼承了。

    趙長寧剛坐下來閱讀卷宗,她的主要職責是審核京城內發生的要案,一般是由刑部直接提交上來的,順府尹提交上來的很少。在中央行政大機構存在的京城,其實順府尹的官府職責基本是癱瘓狀態。例如京城的規劃與修葺,由工部就直接負責了,邢獄案件的偵辦,由刑部、大理寺直接管。至於管理戶籍、收稅這種事,戶部都一並統轄管了。順府就起不到什作用了。

    而趙長寧就是複核這些要案的審案經過、犯人供詞,已確定有沒有屈打成招,有沒有冤屈。若是沒有,就維持原判,若有就駁回再審。當與刑部發生爭執的時候,甚至還需要趙長寧自己提審犯人,做供詞,執行三司會審。

    所以她這大理寺的官雖,隻有從六品,實權的確很大。

    趙長寧剛看了幾卷前任留下的判詞,如何找審訊過程中的漏洞,如何審問犯人,都有詳細記錄。這時候她的號房被敲響,徐恭在外麵道:“大人,兩位評事來拜見您!”

    趙長寧手下有兩個評事。她新官上任,這兩人便來給她請安來的。

    趙長寧讓他們進來,這二人比趙長寧還長七八歲,一個名吳起庸,一個名夏衍。吳起庸在評事官這個位置已經做了五年了,夏衍則比他少一年。二人有些敷衍地給趙長寧請安,算不上多恭敬。寺副與評事的官階相差不大,都屬於寺丞管,其實隻能算半個上下級。

    趙長寧問了他們二人一些問題,諸如他們日常負責什事,當差辛不辛苦之類的。二人也回答得有些敷衍,等他們出去了,趙長寧不意外地聽到了話的聲音:

    “你我二人熬了五年都沒當成寺副,憑什他一來就是寺副,沒有這樣的先例……”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嫡長孫》,方便以後閱讀嫡長孫第三十五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嫡長孫第三十五章並對嫡長孫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