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風光這個沒有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小說2016 本章:昔日的風光這個沒有

    七月的驕陽在晴得湛藍的空中緩緩移動,一絲風也沒有,又是一個大熱猶如火烤的氣。

    馬嵬之變後,在西行途中,太子李亨被如氣一般熱情似火的老百姓們挽留,在跟班李輔國先生的安排下,乘機北上寧夏靈武,被臣下擁立為帝,即唐肅宗,並遙尊唐玄宗為太上皇(又是一位被手下安排退二線的主,悲催呀),其後他依靠打仗杠杠的郭子儀、李光弼等重臣,繼續指揮平定叛亂的戰爭。

    在大唐朝廷這頭開始井然有序的時候,安祿山叛軍那頭則亂了套,自從756年安祿山在洛陽自稱“大燕皇帝”之後,就經常憂心忡忡(畢竟謀反這碗飯也不是那好吃的),由於思想壓力過大,竟患了目疾,幾乎雙目失明。屋漏偏遇連雨,船破偏遇頂頭風,不久又生了疽瘡。本來就很暴躁的性情,變得格外殘暴,遇事稍不稱心,輕則斥、謾罵,重則鞭撻,甚至殺人,弄得親信爪牙人人自危。尤其是他貼身的宦官李豬兒和謀士嚴莊更是吃盡了苦頭,話大聲挨罵,聲也挨罵;走路重了挨打,輕了也要挨打,反正是也是不是,不是就更是不是了,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安祿山平日寵愛妾段氏和她剛生下的兒子安慶恩,有什好的總是“慶恩!寶貝,你過來!慶緒!你這混子給我外麵蹲著去!”引得誌在接班的嫡子﹝另一嫡子在長安作為人質因安造反被砍了﹞安慶緒深恐危及自已接班的地位而嫉恨不巳。

    這時謀士嚴莊乘機唆使安慶緒和安祿山的貼身宦官李豬兒殺安祿山以求自保﹝否則像前朝的太子楊勇、本朝的太子李建成那樣連同兒子都被弟弟楊廣、李世民所殺,被會死得很難看﹞,於是零容忍的嚴莊與安慶緒在757年1月0日深夜持兵立於帳外,李豬兒入帳砍安祿山的大肚子,一連幾刀,血流如注,腸子都流了出來。安祿山從睡夢中疼醒,慌忙去摸枕旁的護身佩刀,可是時間已經來不及了……,李豬兒得手後沒能吃上麵線太平蛋,因為他剛出帳便被安慶緒滅了口。

    安慶緒這個溫室長大的花朵接班後畢竟不如其父,哪經得起狂風驟雨。即位之後,實在是不給力,屢戰屢敗最後是退守鄴城不料被其部將史思明所殺。

    史思明繼承了叛軍的軍隊,繼續發動叛亂可是他也犯了和安祿山一樣大眼的毛病,想要廢長立幼,結局也和安一樣,被自己的兒子史朝義所殺,﹝關係到個人的切身利益,誰不著急上火啊?倘若當初也實行‘隻生一個好’的計生政策,安、史何來這無妄之災?﹞。

    由於史朝義殺父不被其他叛軍擁戴,結果叛軍內部紛爭,屢被唐軍所敗,直到76年,史朝義手下分別獻莫州、範陽投降,史朝義無路可走,於林中自縊死亡。至德二年(758年)末,唐軍收複長安、洛陽,曆時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才宣平定。

    唐玄宗回到長安的時候,巳是冬季的三九,大風在瑟索的朔風中撕吼,樹上的殘葉稀稀拉拉落下。蜷縮在城南的興慶宮的李隆基由於大權旁落,威望創了新低,日顯孤獨和蒼老,隻有高力士、陳玄禮等幾個奴才和其妹玉真公主始終陪伴在身邊,他感覺自已的心跟這冬景一般地淒涼。多少個寂寞、蒼涼的夜晚,他看著上的月亮,回憶起與玉環一塊“我負責賺錢養家,你負責貌美如花,”嬉戲、快樂的日子,不禁悲從心起,唏噓不巳……

    肅宗早年長期不受玄宗待見(在其韋妃和杜良娣案中險被受玄宗器重的李林甫牽聯),後又就對玄宗老是占著茅坑不拉屎頗有看法,加上因功升為宰相李輔國的挑撥,對玄宗更是冷漠少禮。在肅宗的默許下,李輔國先是將興慶宮中的00匹馬取走90匹,隻留下老瘦的10匹(等於是把眾多的寶馬車給換成了幾輛破自行車);接著又將玄宗連騙帶逼轉移到太極宮,以便監控;最後又把其幾十年的貼身宦官高力士流放到巫州(今湖南黔陽縣)。唐玄宗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更覺寂寞,淒涼,整日鬱鬱寡歡,連飯也越來越吃不下了。上元三年(76年5月4日)四月五日,唐玄宗死在長安太極宮神龍殿,享年77歲。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方便以後閱讀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昔日的風光這個沒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昔日的風光這個沒有並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