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省心的朱阿三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小說2016 本章:不省心的朱阿三

    我們從建立後梁,從而拉開了五代十國序幕的梁太祖朱溫開始起。

    我們先看一份信息登記表

    姓名:朱溫,

    曾用名:朱阿三、朱全忠、朱晃﹝注:每一次改名都代表著他在政治生涯中的一次變色,故人稱“變色龍”﹞。

    單位名稱:大梁帝國太祖皇帝,

    籍貫:宋州碭山(今安徽碭山),

    何時何地何因入伍:877年二月因在碭山劉崇大款家混不下去參加了農民起義軍。

    有何特長:(1)殺人不眨眼﹝這個有點不好聽﹞;()翻臉比翻書快﹝這個還勉強湊合聽﹞。

    最喜歡的一句格言:我是流氓我怕誰?

    電話:不好意思讓您見笑了,這個當時還真沒有,隻能是用快馬三千加急。

    愛人情況,其他親屬情況,下麵會陸續提到,這暫略。

    人生經曆:唐朝大中六年(85)十月二十一日晚,朱溫出生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南)碭山午(安徽省碭山縣)溝的一個草根家庭,祖父朱信,是個儒生,父親朱誠,是個窮教書的,母親王氏﹝名字史書沒有留下﹞。有兄弟三人,老大朱全昱,老二朱存,老三就是他了,因為排行,朱溫又叫朱阿三。

    據,他出生的那晚上,顯異象,”所居廬舍之上,赤氣上騰”很遠的地方就能看到一片紅光。鄰居都以為朱家失火了,充分發揚了“一方有難,眾人相幫”的大愛精神,紛紛提著水桶,端著臉盆,趕到朱家救火。誰知跑到朱家門口一看,一切平靜如常,什事情也沒有發生。正在大家驚詫之時,朱家屋內傳出了嬰兒啼哭聲。大家紛紛議論:“朱老夫子的這子出生得不簡單,將來必定是個挺陽光的貴人!”

    朱溫出生時雖然顯異象,但從幼年他的身上,並沒有看到什與其他孩子不同的地方,倒是舞棍弄棒的少兒性展露無遺。他與其二哥朱存,就像倆個古惑仔一樣,總是光著膀子拿著棍棒,同進同出,招惹是非,害得朱夫子時常要給人賠心。

    雖然經常遭到父母訓斥,兄弟倆仍然屢教不改,引得鄉鄰們原先對其的良好印像蕩然無存、大跌眼鏡,“暈,這哪有一絲一毫的明星範,分明就是個次丁啊!”倒是大哥朱全昱生性忠厚老實,待人彬彬有禮,頗顯乃父風範,讓人看得較為順眼。

    朱誠先生常對人歎氣:“我上輩子不知造了什孽,這輩子才生下這兩個孽畜,將來還不知會給我惹出什禍端來呢?”

    但朱誠先生是沒有機會看到這一了,由於其一向敬業,加上教書那點微薄收入,實在是填不飽兒子們的肚子,以致心飽受煎熬,抑鬱成疾,最後竟撇下一家大,駕鶴西遊去了(死了)。

    朱家本來就是家徒四壁,連最基本的吃飯問題都沒有解決,頂梁柱朱誠去世後,喪葬費就成了問題。可憐朱誠的妻子王氏,帶著三個兒子,看著不能下葬的丈夫,頓時淚奔得不能自已。幸虧鄉鄰們相助,東家湊幾碗米,西家湊幾個銅錢,好歹總算是讓老朱先生入土為安了。(朱溫幼年喪父,棺材板錢都拿不出,這與和尚皇帝朱元璋先生何其相似啊!)

    死了省心了,可活著的呢?麵對幾張要吃飯的嘴,王氏的心情再一次跌到穀底。朱誠先生在世時,雖然一個月賺不了幾塊大洋,但精打細算、捉襟見肘還能勉強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如今連這唯一的生活來源都斷了。雖然老二、老三會耍些刀槍棍棒什的,但這究竟當不得飯吃(隻怨這倆兄弟生早了幾百年,若趕上後來的武俠片熱,不定還能混上個功夫明星,票子是大大地有呢?)。

    鄉鄰們雖然救得了急,卻救不了窮,沒辦法,還是找個混飯吃的地方吧!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方便以後閱讀假如我們回到隋朝不省心的朱阿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不省心的朱阿三並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