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精圖治的好皇帝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小說2016 本章:勵精圖治的好皇帝

    郭威當上了皇帝之後,竭力安定政治局勢,一是外樹形象、通使各國,接受朝貢;二是內素質、著手治理國家,進行改革來增強國力。

    郭威自可稱得上是苦大仇深(戰亂使他失去了至親也是唯獨的兩位親人),所以對戰爭有多刻骨的恨,他就對和平有多深切的望。

    郭威即位之後,史稱周太祖,與後唐明宗李嗣源一樣,也是一位勤政愛民的好皇帝。

    登基後,他任命範質、李穀為相,開始進行一係列的改革,使國家迅速富足了起來。

    首先是減輕和免除了百姓許多徭役。

    其次是大力提倡厲行節約,下詔禁止各地進貢各種珍奇寶物、山珍海味,並將宮中原有的金銀玉器、鏤寶床幾、飲食之具,砸碎於殿廷,表示自己節儉的決心。

    再次是麵對晉漢以來因戰亂殘破的社會經濟,他下詔獎勵農耕,招撫因戰亂、災害、流離失所的饑民和災民,努力恢複農業生產,發展經濟,使得北方的社會經濟在其統治的數年中有了一定程度的恢複和發展。

    最後是針對當時輕視文化知識,重武輕文的現象,采取了一些較積極的措施,力圖改變當時的不良風氣。比如周太祖郭威曾親臨山東曲阜拜祭孔子這位文聖,以表示對儒學和文化的重視;他還重用知識分子,不講究出身、科舉選才,表現出了與五代其他各帝不同的一些風範。

    除上述以外,麵對當時的驕兵悍將和敗壞的官場風氣,周太祖首先從中央開始整治。

    【王峻的終結】

    當時朝廷內部有一個人老給他找麻煩,這就是樞密使王峻(字秀峰)。王峻的出身也比較低,還曾經當過後粱權臣趙岩(又是一個變態)的男寵。不過後來緊跟劉知遠,與同為劉知遠親信的郭威是八拜子的交情,在劉承祐大開殺戒殺郭威全家之時,殃及池魚順帶也把王峻的全家也殺了,於是倆人又同為了書叢淪落人。

    至此之後,王峻是死心塌地的來幫助郭威成就大業。不過郭威當上皇帝之後也沒虧待這位老戰友,讓他當了樞密使。

    由於王峻比郭威大了兩歲,郭威便對王峻非常客氣,經常是秀峰兄長,秀峰兄短地來招呼王峻。王峻也因此就認為自己能和皇上稱兄道弟就非常了不起了,於是就得意忘形起來,誤判了形勢,沒有擺正好位置。

    他在樞密院大興土木,還請郭威去參觀指導,郭威看後沒有什。回去之後,自己也照這樣建了一間宮殿,王峻一見就大呼叫起來,:“哇塞!你宮殿這多,為什還要建呀?”郭威馬上變了臉色,反唇相譏道:“你樞密院的房子也不少呀,為什還要建個不停?”

    以後郭威仍不計前嫌,讓他去組織科考(公務員錄取考試),這可是塊肥缺,考場上硝煙彌漫,考場下同樣也不靜,有一個考生給他意思了一下,結果因這考生成績差強人意,考官們竟然沒將這考生招錄,這下可惹惱了王峻,拿了錢就得為人家辦事,否則今後咋在江湖上混呀?畢竟這“信譽”是十分重要滴。

    王峻板起臉來對主考官:“你這次科考進行得不公正,還是重新來過一次吧!”但眾官都異口同聲:“這考試結果都上報了朝廷,現在要重新來過一次恐怕不好吧。”王峻就直接去找郭威:“這有幾個名單上麵的人都應該罷官,皇上看著辦吧!”郭威雖然知道那幾位考官有冤屈,但是不願直接和這位結拜兄弟起衝突,還是勉強答應了王峻的不當要求。王峻在滿足了這個要求之後,非但沒有一點收斂,反而認為皇上是好拿捏的主,行為上更加囂張了。

    他幹脆直接要皇帝罷免丞相範質、李穀,而任命自己的死黨顏愆、陳觀為相,這分明是要架空郭威。但是郭威這人脾氣好,不愛跟他計較,於是委婉地對王峻:“馬上就要吃飯了,這件事吃完飯後再來討論怎樣?”王峻還是不肯,一直賴在那鬧到午飯後還不走。郭威一看不答應他,就一定不會走。於是對王峻:“這件事等放完假,(寒食節)我就照你的意思辦了,這回老兄該滿意了吧。”這樣王峻才走了。

    郭威對於王峻的做法一向都是比較容忍的,畢竟是共過患難的生死兄弟,但王峻的做法也越來越過份了。那郭威看著誌得意滿的王峻旁若無人地走出了他的大殿,離他越來越遠,他終於明白了,王峻已經不能再留,就算這時的王峻沒有篡逆之心都再也留不得了,因為貪婪的野心,已經讓他王峻再也收不腳。

    他的這種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執著也徹底激怒了郭威,郭威沒法和這位秀峰兄好好溝通了。如果還要退讓,那就真的不是寬容而是怯懦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方便以後閱讀假如我們回到隋朝勵精圖治的好皇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勵精圖治的好皇帝並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