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蜀風雲(四)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小說2016 本章:前蜀風雲(四)

    上一章我們講到西川節度使陳敬瑄原本已答應讓王建來成都協助他工作、管理地方,但在患了紅眼病的其親信李乂的勸下,最終改了主意,叫王哪來的還是再回到哪去,一下子撕毀了原來訂立的協議(口頭的)。

    這下子可使原本高高興興而來,打算和當下的網紅哥陳公綁定之後,再狠撈了一把,將來好高高興興回家去的王建給氣得不行,眼看離那夢想隻差最後的一公了,卻橫遭毀約,這可好比是三伏頭上猛地慣了個冰桶,忽而渾身熱乎乎的冒汗,忽而又是渾身涼嗖嗖地直到腳丫,心如墜入冰窘之中,這回臉可是丟大了。

    “他丫的,這不是耍猴嗎?把我當打醬油要的咋的?”王建好比是現今被坑蒙的遊客一樣一下子暈了,氣得先是跺著腳把陳敬瑄的十八代祖宗罵了不止一遍,然後是堅持原計劃不變,繼續堅持強力發展機製,揮師西進,給姓陳的一點顏色瞧瞧,我王某人可不是那吃素的?

    當然,這之後雙方見麵的態度就沒有原先那友好了。沒有了先前的握手寒喧、熱烈擁抱、殺豬宰羊、好酒好菜款待、一星級酒店侍候(當然,那時沒有五星級,如果有,估計也會的),而是瞬間從熱情洋溢的朋友變成了分外眼紅的仇敵。

    陳敬瑄的各城弛、各關卡守衛的將士遵照他的“立即投入全線防禦”的命令,是積極動員起來,大力強化工事和兵員綜合素後,隻要看見王建的部隊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一頓刀槍棍棒的招呼。

    【西川決死戰】

    悲情的王建畢競也不是那好打發的,否則那些年在江湖上是怎混過來的呀?

    於是在滿腔怒火的作用下,他是一路過關斬將,先後攻取了鹿頭關,漢州(今廣漢,並將其交給顧彥朗之弟顧彥暉,任其為刺史),德陽,使陳敬瑄堅固的防線最終成了那一捅就破的樓市泡沬。

    陳敬瑄原以為王建不是個瘋子,決不會傻到拿自已的腦袋往他這塊石頭上死磕,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王建偏偏就是個瘋子(被他氣瘋的),而殘酷的事實也告訴他,他也不是塊石頭,一連被端走了好幾個地盤,幾乎就差老窩和肩膀上的傢夥沒被端了。

    沒辦法,終於被徹底惹毛了的陳敬瑄隻好派出特使前去責問王建,“姓王的,你究竟是想幹什?是不是想找不涼快來了?”

    王建應道:”我沒有想幹什,當初父親召我前來,我是向顧公和全國人民打了包票的,一門心思想奔個陳公,圖個錦繡前程。如今你們出反爾,又叫我半路灰頭土臉回去,這叫我如何對得起觀眾,今後又有什臉麵在江湖上混呀?沒辦法,為了不成為下人的笑柄,我隻得硬著頭皮前行,且行且珍惜吧!”

    一番話,得特使是麵紅耳赤、啞口無言,回去轉告陳敬瑄,他也是後悔不迭,氣得毫無辦法。

    不久,為了報答王建對其弟的關愛和扶持,處於利益鏈條另一端的顧彥朗也出兵幫助王建,“老兄弟了!”兩支軍隊匯合後抵達成都城下,開始了圍攻。

    但王、顧圍攻了成都三,卻遭到陳敬瑄率部的堅決抵抗,見城防禦工事十分堅固,無法破城,顧彥朗率兵隻好又返回了漢州。

    但是,王建沒有收手,成都攻不下來,我不會轉攻別的地方嗎?東方不亮,也許西方亮了也不定,於是又攻取了成都附近西川的很多州縣,西川的亂象頻現、危機不斷。

    這事最後鬧大了,直到驚動了皇帝。唐僖宗派宦官叫停雙方:“大家有什過不去的,不就是塊偏遠的破地方嗎?何必爭的臉紅脖子粗、要死要活的,看在朕的薄麵上,大家就不能消消氣,把什都擺在桌麵上、坐下來好好談談嗎?”

    按理,西川山高皇帝遠,原本是不會驚動到皇帝大駕的,唐僖宗也不是個專愛打抱不平,理順東家長、西家短的金牌調解員,實在是雙方的戰火已經是觸犯到了他切身的利益,不管不行啊!

    【叫停】

    因為王建討伐陳敬瑄對西川十二州都造成了大損,西川向朝廷納貢的道路就此中斷,無奈苦逼的他隻好出麵調停。

    但眼下陳敬瑄和王建正鬥在節骨眼上,雙方都急紅了眼,跟不服輸的公雞一樣,誰也不肯退讓一步。

    最後唐僖宗也沒辦法,無語了,“草,朕什你們都不聽,那朕也管不著了,你們愛怎鬧去怎鬧去,朕一邊歇息得了!”

    唐僖宗沒想到這一歇息,竟雙眼一黑歇到地下了。

    公元888年三月六日,唐僖宗李儇去世,高壽7歲(在兵荒馬亂中,能在位15年,又混到這個歲數壽終,也還算不錯的了,之後他的接班人們,可就沒這個狗屎運了)。

    唐僖宗這位生不逢時,在血與火的流浪中熬過大部分人生生涯的皇帝,終於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這位流浪者的人生雖然結束了,但他想要調停卻調停不了的王、陳西川之爭才剛剛開始。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方便以後閱讀假如我們回到隋朝前蜀風雲(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前蜀風雲(四)並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