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蜀風雲(十五)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小說2016 本章:前蜀風雲(十五)

    【坑爹的王衍】

    王建有十一子,王宗衍在諸子中最,他是王建眾多嬪妃中徐賢妃的兒子,公元899年生,918年未即位,年方19歲,史稱後主。

    由於長年居於深宮之中,又養於婦人之手,王衍,生得白淨秀氣,麵方嘴大,垂手過膝,頗有大貴之相,隻是渾然不知經營下,責任大如的辛勞和他老爸開疆拓土的艱難。

    叫這個屁大、又不學無術的孩子管理一個國家,能管得過來嗎?能管得好嗎?

    句透心的話,王衍鮮肉想登上大位也早巳是等得不耐煩了,這些年來,雖然貴為太子,但卻時時刻刻、無處不在地“享受”著父皇、眾臣和眾競爭對手的目光和嘴巴監督,夾著尾巴做人,巴心巴肺地扒結老子,更不能露出一丁半點的迫不急待和絲毫破綻。

    否則隻要稍稍差弛,就會讓人捉住把柄,綠豆芝麻大、不算是個事的事兒可以成是要人命、頂破的事來,用唾沬把你淹死,用大棒把你敲死,好在每逢關鍵時刻,總有張格這個老龜精給化險為夷,才搶攤登陸成功,你王衍弟這些年多苦逼,熬的又是多不容易啊?

    好在如今這一切都已經成為過去式了,現在擺在自已麵前的問題是如何堤外損失堤內補,爭時間、搶速度把浪費的損失給搶回來,讓春牛逼閃閃。

    要把浪費的損失給搶回來,就得有空兒,決不能讓朝政給拖累著。於是王宗衍即位後,先是更原名“宗衍”為“衍”,尊其生母徐賢妃為皇太後,尊其姨母即徐賢妃的妹妹徐淑妃為皇太妃。

    接著是十分地大度,一紙任命狀,封了庾凝績為宰相,把朝中大權拱手交了出去,然後自個忙著去瀟灑去了。

    【第一個關鍵詞:劣跡斑斑】

    王衍是個敗家子,不是敗,是大敗,我們先看這個敗家子敗家劣跡的第一個表現:

    一是政治極為腐敗,王建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清新官場風氣一下子回落狂跌。徐氏姐妹執掌前蜀國人事大權之後,賣官封爵的人事製度便出爐了,自刺史以下,每有一官職出缺,總有好多人爭奪,她倆就以出錢最多者讓其得到官職;又在通都大邑設立旅舍店鋪與民爭利,搜刮民脂民膏,一切向“錢”看。並和王宗弼、韓昭、嚴旭等權臣成飲酒作樂、私通。

    而那位庾凝績則是個尖刻又特別較真的人,也有樣學樣,趁勢對平時看不順眼的或看他不順眼的朝中大臣一概打擊報複沒商量,進行了一輪大清洗。

    大有一種“長江後浪推前浪,把你前浪拍死在沙攤上”的態勢,有擁立之功的飛龍使唐文扆、王保晦踮著腳跟、翹首以盼的好處不但沒撈著,還不幸躺著中槍了(被殺了)。

    另一同樣有擁立不非業績的宰相張格也一樣被王宗衍爽約了,沒有中到500萬的大彩,下場也好不到哪去,他因為在當庾凝績頂頭上司的時候,常對作風散漫、工作吊郎當的庾凝績同誌進行過批評,倆人結下了梁子,於是庾凝績鹹魚翻身後,就對他進行了打擊報複。

    張和禮部尚書楊玢、吏部侍郎許寂、戶部侍郎潘嶠一起均被一擼到底—免職。張格還被多加了項福利,到當時屬於“蜀國的西伯利亞”的茂州去流放,勞動改造去了。

    勞動改造就勞動改造唄,好歹還能保住了一條命。可庾凝績才不是那好話的人。

    他暗中做了動作,指使茂州刺史顧承郾在張格流放茂州時加以殺害。幸好王宗侃夫人和張格同姓張,親自到顧府找到顧母為張格情,:“張格這人星相旺著呢,恐有九條命,命硬得不容易死,誰倘若得罪了他恐將來沒好果子吃,”顧母又把同樣的話向其子複述了一遍。張格才被放了一馬,大難不死,撿回了一條命,可顧刺史卻因此遭了庾的報複被撤了職。

    王建臨終前委托掌管軍隊的宦官宋光嗣對朝中烏煙瘴氣,特別是太後太妃老是幹涉軍中事務實在看不下去,隻得把軍權拱手讓給了深受兩妃寵信的中書令王宗弼,眼不見,心不煩啊!

    王宗弼本名魏弘夫,別名馬屁精,為顧彥暉效力時改名顧琛,投靠王建時又改成了王宗弼,從而成為王建的養子,立馬風生水起,成為前蜀大將、齊王。

    王宗弼一見徐氏兩姐妹賣官成了億元戶,也不甘落後,大肆地收受賄賂,朝廷上下是怨聲載道。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方便以後閱讀假如我們回到隋朝前蜀風雲(十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前蜀風雲(十五)並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