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亡(二)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小說2016 本章:吳興亡(二)

    【考驗】

    上一章我們講到中和三年(公元88年),楊行密在有了山頭,又有了槍竿子之後,朝廷立馬是對其刮目相看,不再把他當成後娘生的編外人員了。

    經淮南節度使高駢上奏朝廷,二月的時候,唐朝廷正式任命他為廬州刺史(正廳級),楊行密沒怎費事就混成了體製內的領導幹部。

    你可甭以為領導就是那好當的,很快,一場考驗他的暴風雪來就來了。

    這事還得從楊行密的恩主,始作蛹者高駢起。

    【極品高駢】

    高駢,字千,公元81年生,出生於當時屬於象牙塔尖的高帥軍人家庭。高駢本是位詩人、而且還是位多產的原創詩人,流傳至今的詩有48首(不愧是繆斯的傳人啊)。念在一千多年前他老人家寫得那辛苦的份上,大家也不妨百忙中抽空欣賞一首。

    《山亭夏日》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高駢不但詩寫得好,而且還因為家庭遺傳基因的關係,業餘還喜歡客串一下軍事,舞槍弄棒一下,沒想到這一弄,竟弄出了名堂,一不心就成了名將。

    其一生輝煌的亮點是866年率軍收複交趾(今越南北部,當時屬於唐朝),全殲敵軍0餘萬,神人啊!

    看來當時的越南國防也是個**工程,不見得怎樣。

    因其仗打得牛,不想當官也不行了,唐僖宗對他:“甭當那什狗屁詩人了,連肚子都填不飽的,還不如跟朕混吧!朕不差錢也不差烏紗帽的!”

    於是高詩人棄文從政,副業成了正業,正業倒成了興趣愛好,先後曆任平、西川、荊南、鎮海、淮南等五鎮節度使,賺了個盆滿缽滿。

    高駢任職期間剛好碰上了席卷全國的黃巢大起義,唐僖宗想起了這位名將,此時不用,更待何時?於是高駢被唐僖宗任命為諸道行營兵馬都統,受朝廷派遣,領兵多次發飆,大敗起義軍。但後來因為驕傲輕敵,中了黃巢假投降的緩兵之計,手下驍將張璘也不幸陣亡,高駢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由此不敢再戰,雖擁兵十幾萬,卻坐視黃巢軍順利渡江、攻陷長安。此後至長安收複的三年間,高駢為了保存實力,是出工不出力,至使其一生功名毀之一旦,跌出唐未名將榜單的前三甲,戰後的論功行賞自然沒他的份兒,因為唐僖宗的愛之深、責之切,還被當眾訓斥了一頓,這老臉可是丟大了。

    晚年的高駢看破紅塵,覺得人生不過如此,一切都是那神馬浮雲,開始迷信那道教和神仙之術,喜歡裝神弄鬼,簡直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

    這神仙之術燒錢不停,隻是起到養眼的特效。例如他在揚州建造高樓,身著道袍,在樓上胡混,軍政大事則基本由術士呂用之、張守一等人在打理。

    【呂用之】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方便以後閱讀假如我們回到隋朝吳興亡(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吳興亡(二)並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