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亡(五)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小說2016 本章:吳興亡(五)

    【再戰孫儒】

    上一章到楊行密攻占揚州後,意圖染指淮南的軍閥秦宗權就派了其弟秦宗衡率軍侵略來了,不待倆人pk,汴州的朱阿三找上其單挑,他慌忙命令其弟趕快回師河南,保命要緊啊!

    可這下秦宗衡手下的頭號大將孫儒不幹了,孫是個“給我一個支點,我就敢把地球撬翻個個兒”、膽大妄為的傢夥,他早有取而代之、異軍突起的野心,他想回去又是幫別人打工,什時候是個頭啊?如果拿下揚州,排擠掉秦宗衡,自已不就是個草頭王嗎?

    孫儒雖然名字帶個儒字,卻一點都不儒,可以是殺人如麻,每每打下一座城弛,順手還要幹點屠城的活兒。

    他早看秦宗衡這根廢柴不順眼了,秦宗衡除了是秦宗權的弟弟外,其他什都不是。憑什每次開會,他就能坐在主席台上趾高氣昂、對自已指手劃腳;而自已隻配坐在台下俯首貼耳,憑什呀!

    於是在秦宗衡一次在帳中設宴,催問孫儒何時班師,想要個“事事有結果,件件有回音”時,孫儒獰笑著對秦宗衡不,並揮刀砍死了秦宗衡,收編了其人馬,並給自己的隊伍起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名字“土團白條軍”。

    隻有秦宗衡手下大將安仁義不想跟孫儒瞎混,逃出營中投降了楊行密。

    這時在朝中如日中,正續寫篡權奪位新篇章的宣武軍節度使朱溫兼任了淮南節度使(當然朱溫領的是空頭支票,他忙著在朝中對付那唐僖宗及其後繼位的唐昭宗倆兄弟),聽楊行密很有兩把刷子,就想拉攏楊行密,就封了楊行密為淮南節度副使,

    楊行密現在最需要的不是什虛名,而是如何對付強悍的孫儒,看孫儒這架勢,明擺著要吃人,楊行密能不擔心?

    除掉隱患,接下來就要和孫儒火星撞上地球,世紀大pk了。

    其手下參謀袁襲對楊行密建議:“揚州江左名都,欲成大事者必得之,但現在孫儒聲勢浩大,加上城中空虛,現在還不是我們和孫儒死拚的時候,將軍當留條後路,為日後計!”楊行密雖然暫時舍不得離開揚州,便還是先刮了揚州的地皮再,讓部將蔡儔則去守住老巢廬州。

    孫儒在江淮攻占了高郵,發了一筆橫財後,覺得該去淮南的都會揚州去會會老朋友楊行密了,露個大臉了。

    唐文德元年(公元888年)三月,孫儒率軍猛攻揚州。楊行密是毛骨悚然,雖然不想走,但眼前形勢實在對自己不利,大丈夫能屈能伸,何必在此做無用功,於是撤出揚州,隨後孫儒就進了城,自稱淮南節度使。

    撤出揚州後,楊行密聽從了袁襲的建議,殺掉了海陵鎮使高霸,吞並了其部眾數千人,這又成了其培育壯大隊伍的新亮點。

    楊行密想轉道去海陵(今江蘇泰州),袁襲不同意:“海陵那巴掌的地方,不便容身,你咱這多人,紮堆在一塊不連轉個身都困難嗎(就跟現今黃金周景區人山人海一般)?再那旮旯還易攻難守。我看咱還不如回到廬州,廬州那城池完好,倉庫充實,不差錢、也不差糧。

    楊行密想想也是這個道理,於是率軍退回到廬州。

    唐文德元年(公元888年)八月,楊行密在西還路上,突然又頭腦發熱,腦急轉彎想偷襲洪州(今江西南昌),擴大一下革命根據地。

    關鍵時刻,袁襲又不忘上前敲打敲打,勸道:“主公啊!您怎想的是一出又一出呀!您也不想想洪州是誰的地盤?鍾傳的地盤!鍾傳這老傢夥可不是個簡單的人喲!這傢夥年輕時就曾有過以武鬆為榜樣,痛打老虎的經曆。後又經營江西長達二十多年,因講究人性化,贏得了當地百姓的普遍擁戴,可謂是樹大根深,一塊老薑囉!而且這洪州城堅兵眾,如果冒險攻打,估計一時半會也拿不下來,決沒有半絲的勝算。

    與此相反,那宣州(今安徽宣城)兵少易攻,而且宣州地處皖浙交界,如果得到了宣州,我們退可守,進則可以向東擴張。守城的池州刺史趙鍠雖是凶悍的秦彥的部下,卻純粹菜鳥一隻,我們剛好可以拿他當當下酒菜又何妨不可?”。”

    楊行密見袁襲分析得是條條是道,在個理兒。於是下了決心率軍攻打趙鍠,兩軍大戰於曷山(今安徽宣城西南三十處),趙鍠大敗,逃到宣州龜縮不戰,城弛又被圍成了鐵桶一般,楊行密軍是加班加點、日夜輪番攻打。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方便以後閱讀假如我們回到隋朝吳興亡(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吳興亡(五)並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