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吳興亡(二十)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小說2016 本章:第一百六十章吳興亡(二十)

    【走馬上任】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相信許許多多像鄙人一樣,隻要略喝過些點滴墨水,都會知嘵南唐後主李煜這首被俘虜到宋國後,寄托了無限思鄉之情,哀怨委婉、鼎鼎大名的詩作。

    那問題就來了,我們知道這南唐國的旮旯兒也就是楊行密建立的吳旮旯兒,姓楊的地盤咋就讓姓李的給占去了?這不鳩占鵲巢,還有一點王法沒有?

    實在話,生當初也是一頭霧水,後來才了解到這不是月亮惹的禍,還是拳頭大惹的禍(任何朝代有實力就是王法)。

    歸根結底,要怪還得怪你老楊頭,誰叫你接班人還沒培養好,就撒手地府一遊呢?

    好了,閑話少、長話短,下麵,還是讓我們共同去揭開這個謎底吧!

    楊行密翹辨後,其長子,宣州觀察使楊渥終於有驚無險的繼承了王位,封建時代就是這樣,下者,一家一姓之下也,外人哪有資格摻和?

    楊渥心胸狹隘,特別記仇(可見這不是一位能幹大事的料),得瑟後就有徐溫為了搶功勞來向他匯報周隱向其老爹出騷主意,好在被他勸止這陳穀子爛芝麻的破事。

    楊渥一聽是雷霆大怒,立馬叫人把差點讓楊家失去江山的周隱給捉了起來,押到麵前。

    大罵周隱道:“你**真是禽獸不如!我老爹百戰得到的下,你居然叫他要傳給外人,今落到這個下場,你還有什話?”罵完叫衛兵將周隱推到殿外,亂刀砍死。

    一句話丟掉了一條性命,真是伴君如伴虎喲!

    【徐溫其人】

    別看徐溫平時話不多,可一吭聲,就是語不驚人誓不休;一出手,就是石破驚,劍劍封喉,奪人性命於彈指談笑之間,高手呀!

    請注意,這是個將來會十分地顯山露水的角,上章其出場時,因為考慮到大家都很忙,我們就長話短了,現在不妨隆重推出一下。

    徐溫,字敦美,公元86年出生,海州朐山(今江蘇東海)人,是南唐烈祖徐知誥(李)的養父(這點很重要)。

    青年時期的徐溫以販鹽當黃牛、投機倒把為生,時不時還打家劫舍一下,吃些夜草。

    當初楊行密在合肥起兵時,徐溫一見楊行密是個能幹大事的人,就屁顛屁顛投靠了他(可見商人的眼光就是好使呀)。

    他和最早跟隨楊行密的劉威、陶雅等人,號稱楊手下的三十六金剛,這些人中唯獨徐溫未曾有過戰功。

    複二年(公元90年)六月,楊行密親自領兵討伐朱溫,以副使李承嗣暫時主持府中工作。

    戰事激烈時,前線要求後方緊急運送軍糧。李承嗣想要用大船運送,時任都知兵馬使的徐溫:”運路很久沒有通行,恐怕給蘆葦堵塞了,請用艇,也許容易通行。”但由於其官微言輕,李承嗣把他的話當耳邊風處理了。

    果然李承嗣的運輸船隊到達宿州時,適逢大雨下個不停,載重的大船無法前行,前方的將士被餓得前胸貼了後背,眼看就要崩盤,好在徐溫押送的艇及時趕到,才解了燃眉之急,戰事也實現了大逆轉。事後楊行密認為徐溫才能出眾,腦瓜子好使,才開始和他商議軍事。

    第二年的八月二十五日,楊行密派潤州行營招討使王茂章攻打安仁義,久攻不下,於是派徐溫率兵會同攻擊。徐溫改換所率軍隊的衣服旗幟,都像王茂章的軍隊,安仁義不知道對方已經增加了軍隊,再次出戰,徐溫奮力攻擊,結果把安仁義打得大敗。

    同年九月,楊行密要誅殺朱延壽,徐溫采納其門客嚴可求的計策,讓楊行密假裝眼睛有病,事情成功之後,徐溫因功升任右衙指揮使(總參謀長),一躍成為楊行密的左膀右臂。

    佑元年(904年)八月,宣州觀察使台蒙去世,楊行密任命其子牙內諸軍使楊渥為宣州觀察使。楊渥臨出發時徐溫交代:”現今吳王患病在床,而令嫡子出藩,這一定是奸臣的陰謀。如果有一召您回來,不是我派遣的使者或者有吳王的令書,千萬不要立即回來!”楊渥哭著道謝上路。

    第二年(公元905年),楊行密病重,大將或大臣們都在外作戰或防守,隻有徐溫一人在京城,於是箂劃了擁立楊渥之事。

    同年十一月,楊行密去世,楊渥繼位。看來徐溫擁立的功勞實在不,足智多謀的帽子戴在其頭上十分地合適。

    【敗家要敗就敗個大的】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方便以後閱讀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第一百六十章吳興亡(二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第一百六十章吳興亡(二十)並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