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亡(二十五)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小說2016 本章:吳興亡(二十五)

    【苦心經營】

    梁乾化元年(公元911年),徐溫讓自己擁立的楊隆演封自己為升州(州府金陵,也就是今的江蘇南京)刺史,並兼任行軍司馬、潤州刺史、鎮海軍節度使、同平章事,這一大串職務重要的是同平章事、行軍司馬和升州刺史三職,國家總理、軍委主席、南京市長一人同時兼了,從中央到地方,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職務這樣安排,其實徐溫是有著自己算盤滴:一、楊家雖然落了魄、失了勢,如掉了毛的鳳凰,但楊行密究竟經營淮南三十年了,根基還在,這的人雖然表麵上屈服於他的淫威,但心底還是向著楊家的。

    二、揚州既然不是自己的地盤,所以他想打造一塊真正屬於自己的戰略根據地。

    徐溫看的很遠:揚州雖然是下財賦重地,富得冒油,財富多得去了,但卻在江北,不利於防守北方那些惡狼;而隻有淮南一線可以防禦北方勢力南侵,尤其是金陵還多了一道長江塹,地勢易守難攻。

    於是,任職升州後,徐溫就在金陵抓緊建設和操練水師,由能力出類拔瘁的養子徐知誥負責統領。

    徐溫在淮南的金字招牌打響後,由於其軟硬兼施,內部雖然沒人敢不服他,但外部就難了。

    首先吳越就不服他,“敢不服我,我就打你,看是你的嘴巴硬還是我的拳頭硬?”

    佑十年(91年),徐溫派了招討使李濤進攻吳越,雙方在杭州大戰,副將曹筠因和主將李濤不和,臨陣率部投降了吳越軍,結果導致吳軍大敗,李濤也被俘了。

    徐溫暗中派人傳了口信給曹筠:”我沒用你為主將,虧待了你,這是我的過錯。”並赦免曹筠的妻子兒女,不僅不殺,還禮遇厚待他們。

    同年九月,吳越王錢鏐一報還一報,派出三個兒子錢傳瓘、錢傳、錢傳瑛大舉進攻吳地毗陵(今江蘇常州)。

    徐溫親自率領吳國最精銳的“黑雲都”前來和吳越軍在無錫交戰,曹筠被徐溫以前的話所感動,臨戰投奔徐溫。

    徐溫又以黑雲大將陳祐率一部分主力繞到吳越軍身後,前後夾擊,於是大敗吳越軍。

    剛當上大梁皇帝的朱友貞也聽了徐溫的本事,也想前往考察一下,派出南麵北麵行營招討應接使王景仁率梁軍直逼壽州(今安徽壽縣)。

    這位王景仁可是淮南人的老朋友了,誰呢?就是淮南前宣州觀察使、後逃奔錢鏐的王茂章!王茂章後來被錢鏐出使汴梁,被朱溫留下,為避梁諱,改名王景仁。

    徐溫很想念茂章兄弟了,便請朱瑾代他問候茂章兄弟,兩軍在霍丘(今安徽霍丘)擺開架式,大戰一場。梁軍不善水戰,吳軍依靠淮河發起進攻,梁軍屢戰不勝,隻好落荒而走。

    梁朝和吳越同是淮南的死敵,徐溫都給修理了,威望頓時杠杠的,如績優股一樣一路看漲。

    梁貞明元年(公元915年)八月,吳主楊隆演策封徐溫為齊國公,兩浙招討使,開始鎮領潤州(今江蘇鎮江),以升、潤、宣、常、池、黃六州為齊國,徐溫居住升州,設立大都督府。

    在封建社會中前期,如果封外姓為大國公,就意味著權力交接的開始。曹操先封魏公,再封魏王,然後曹丕禪代。之後的司馬昭、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等人都善學前輩,徐溫也跟著照葫蘆畫瓢。徐溫是今連雲港人,古鄰齊國,所以封為齊國公。

    淮南被徐溫牢牢的控製在手,楊隆演什權力也沒有,隻好當起了“漢獻帝”,對這個“徐操”不敢不敬,他知道他大哥楊渥是怎死的。徐溫也當仁不讓,權力鬥爭就是這樣,總要用失敗者的鮮血或屈辱來記載下成功者的榮耀,古今中外,沒有例外。

    外外都擺平了(包括那個光竿子司令),徐溫就開始積極培養起自己的勢力來,當然首先要扶持自己的兒子們。

    徐溫兒子紮堆,編內共有六個兒子:徐知訓、徐知詢、徐知誨、徐知諫、徐知證、徐知諤,外加一個體製外的養子:徐知誥(李)。

    徐溫先是培養親生兒子,以長子徐知訓在廣陵輔佐楊隆演,但大事都是徐溫遙控決定。

    【什人都不放在眼的徐知訓】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方便以後閱讀假如我們回到隋朝吳興亡(二十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吳興亡(二十五)並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