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紀事(一)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小說2016 本章:吳越紀事(一)

    【牛人錢鏐】

    早就想講講吳越那些奇葩的事了。

    不僅僅是因為“上有堂、下有蘇杭”這美麗的傳。杭州那令人神牽夢繞、秀色可餐的靈隱寺,那婀娜多姿、浩瀚無際的大西湖令多少世人心往神追、流連忘返啊!

    更因為這誕生了錢鏐(錢婆留)這樣風光無限的一枚牛人。

    “哈羅,是錢婆留同誌呀!早先在閱讀楊吳那一部分章節時,我們就巳經打過照麵了。知道他不僅是位老帥哥,而且還是位不折不扣、名震南國的極品追風殺手。”

    也許眾多兄弟姐妺們會這樣。

    “哇塞!親們,您們得都有道理滴,但那也隻是皮毛滴。為了更好地發揚光大錢婆留同誌為了攀登事業高峰善於擠和善於鑽,劈頭蓋麵就是三板斧的“二愣子”精神,我們實在是很有必要再深入了解這位同誌的先進事跡滴!”

    錢鏐,字具美,杭州臨安人,大唐中和六年(公元85年)出生於臨安臨水。

    當然伴隨著成功人士(那些紅花們)的史書記載,總會有一些正麵、積極、神奇的故事和傳,因為史書原本就是成功人士們自己書寫的!

    作為五代十國這所大學校的一位傑出學霸,錢鏐同學自然也免不了那些俗套,同樣給自己製造了大量的傳奇和故事,當然這些傳奇故事的多數也許有可能就真實存在過。

    傳錢鏐誕生之時,其父親錢寬並未在家,當鄰居通知錢寬時,錢寬急忙趕回家中,卻發現伴著兵馬之聲,整個房間是紅光滿屋,就差沒有竄上屋頂,左鄰右舍端著臉盆、拎著大桶桶前來擔當義務**員滅火了。

    “我靠,似曾相識不?”

    記得劉邦同學、朱元璋同學,乃至朱阿三同學出生時都伴有此類奇異現象。

    由於擔心這些奇異現象是個不祥之兆,這個剛出生的傢夥會給自己的家族帶來無妄之災。

    錢寬決定將這個剛出生的嬰兒丟棄在井中,但遭到了母親水丘氏的強烈反對,錢鏐最終保住了性命,所以其名叫錢婆留,意思是他這條命是他阿婆(南方許多地方稱祖母為阿婆)給留下的。

    至於那口井,也因為錢鏐而出名了,在其發達後被授予了“婆留井”的榮譽稱號,還成為有吳越一朝,作為“吃水不忘挖井人”、供人瞻仰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各種神奇的傳繼續伴隨著大難不死的錢鏐!

    時候的錢鏐,不但長得帥,而且十分的聰明,7歲就上學了,1歲就啃起了大部頭名著《春秋》、《武經》來了。

    請注意,古代的學齡兒童上學跟現今有點不大一樣,沒有普及n年義務教育一。

    “學府大門敞開著,想學無銀子莫進來!”

    像我們熟悉的朱元璋,就因為幾大輩子都出身貧農,肚子都填不飽,哪還有閑錢上學呀?

    雖後來形勢所迫,自學但沒有成才了一下,估計也掌握不了一籮筐的字。所以稱帝後犯了不老少的錯誤,就是吃了這沒文化的虧。

    當然我們文中的主人翁錢婆留同誌由於家底殷實,就沒有在這上麵栽了跟鬥。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錢婆留同學在茁壯成長為學霸的同時,還不忘智體全麵發展。

    他尤其喜歡射箭和舞鉞,並無師自通地學起了看風水、相麵等左道旁門術。

    但錢鏐的好日子沒有延續多久,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十月,作為錢家頂梁柱的錢鏐的祖父錢宙突然病逝,家道一下中落,時年錢鏐19歲,一下麵臨著殘酷的生計問題。

    錢鏐的父親錢寬,史書沒有記載其是做什營生的。筆者妄自揣測,大不離是位不斷壯大的啃老族隊伍中的一員。

    經過反複的思考,錢鏐最後決定從事偉大而光榮的走私食鹽工作,簡稱鹽販子!

    在唐朝末年,鹽販子絕對是個高度熱門、高度風險、高度回報的三高職業,因為鹽屬於國家控製的資源,隻有政府才有買賣交易食鹽的權利,普通百姓是無權進行食鹽買賣的,和政府搶生意也就是對抗政府,所以走私食鹽是嚴重的犯罪行為,輕則做牢重則斬首!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方便以後閱讀假如我們回到隋朝吳越紀事(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吳越紀事(一)並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