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紀事(二十二)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小說2016 本章:吳越紀事(二十二)

    【投降這樁生意還是挺搶手的】

    上一章我們講到錢俶作為偏居東南一偶的發展中國家—吳越區區國的首腦,到位居中原的世界超級大國—決決大宋國的首都汴梁進行友好訪問巳經月餘。

    雖然訪問期間,錢俶和剛剛出道的東道國元首趙光義舉行了一係列親切友好、合作共贏的促膝交談;熱情好客的趙光義甚至搞了一係列的公款吃喝、公款旅遊、公款消費等一係列大派送活動。

    讓鄉巴佬錢俶同誌大大體驗了一把國際大都市的大康生活。

    雖然這樣,戀舊的錢鄉巴佬還是拐彎抹角地向趙大咖表達了這次訪問行程是不是該結束,想打轉回府,過過老婆孩子熱坑頭康生活的強烈願望。

    但每次都沒有得到趙大咖的絲毫回應,一向號稱是當代最強大腦的趙光義這回腦子似乎進了水一般,總是笑眯眯地打斷他的話頭,言語中不啻有威脅的意味。

    “難道這就是傳中的笑藏刀?”錢俶在想。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錢俶想:“要是趙匡胤還在,那該多好呀!起碼還好話一點!”

    正當錢俶度日如年的時候,隨著一個人到來,徹底打破了錢俶回去的幻想。

    原來割據漳、泉的清源軍節度使陳洪進在錢俶北上汴梁後不久,也率使者代表團來到了汴梁。

    下麵我們就來認識認識一下這個陳洪進了。

    陳洪進,公元914年生,字濟川,福建仙遊縣楓亭鎮侯欖村人。

    陳洪進出身草根,從生活很苦(哇塞,又是一個貧下中農身的),但胸懷遠大理想,從就是個文學青年,還刻苦攻讀、鑽研兵法這一高端的技術難題,成為遠近聞名、智體全麵發展的三好青年。

    後來,為了混碗飯吃,陳洪進踴越報名參了軍(他的座佑銘便是:甭跟我提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那些大道理,我就純粹一枚為了填飽肚子的菜鳥)。

    在一次南唐軍攻汀州(今福建長汀縣)的戰役中,陳洪進因表現突出,被任命為副兵馬使。

    從此受到了領導—清源軍節度使留從效的賞識,開始給他加瑪、壓擔子,培養為接班人。

    留死後,陳洪進主政泉、漳二州後,新鮮出爐了改革田賦,興修水利等一係列舉措。如重修了登瀛水淮(後改名節度淮);築陳埭,合南浦諸水為陡門通歸於海等,推進泉州地區海上貿易和經濟發展。

    比起錢俶,陳洪進顯然並不是那般的謙恭順從,更多的帶著自己的精明狡詐,一段時期內,陳洪進審時度勢,為保全實力,甚至腳踏北宋、南唐兩隻大船,左右逢源、到處稱臣,在夾縫中頑強地生存,居然被他存活到了最後的時刻。

    在南唐被北宋消亡後,漳、泉之地正式和北宋接壤,陳洪進自然再也不敢搞什伎倆,老老實實成為了“宋鐵”,向趙匡胤臣服,奉表稱臣,表示願納土歸宋,並打算也入朝覲見趙匡胤。

    開寶九年(976年),當行至劍州(今南平)時,聞聽趙匡胤病逝的消息,於是返回漳、泉為趙匡胤治喪。

    趙匡胤的病逝,一度讓陳洪進也產生了一些細微的想法,但陰謀遊戲骨灰級玩家趙光義的強勢接班令陳洪進的想法全部破滅。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方便以後閱讀假如我們回到隋朝吳越紀事(二十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吳越紀事(二十二)並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