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國滄桑(十五)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小說2016 本章:閩國滄桑(十五)

    【過好自己的日子】

    前麵我們講到,趁著朱溫忙著篡唐成功,然後和各路不服氣、下烏鴉一般黑的軍閥打得昏地的工夫,王審知則忙著精耕細作自已福建的這一畝三分地。

    “各位爺們盡管打去好了,反正刀把子、箭支也落不到我頭上,都打死了,既為國家節約了不少糧食,我也好替你們收個屍!”

    外麵的世界很精釆,外麵的世界也很無奈,還是別去攙和,扒拉好自已的陳穀子爛芝麻的事得了!

    於是王審知就緊急實施了一係列重大舉措,搞了一係列的係統工程。

    什引進人才呀!發展民生呀!加強農業生產呀!進行重點工程呀!拆遷安置呀!拓展海外貿易呀!構建和諧社會呀!忙得是不一而足,滿頭大汗,這就不細提了。

    自然做完了這一切,大河水滿,溝渠的水也滿了。

    閩地興旺,百姓富裕,王審知也財大氣粗了,腳也可以翹得高高得了。

    但值得一提的是:王審知知道江山來的不易,萬丈高樓是一磚一瓦鋪砌起來的,錢也是一文一文掙來的,所以不敢有絲毫的放鬆懈怠。

    他看到許多家財萬貫的大財主如楊堅、李淵李世民父子,都是辛辛苦苦打拚、創下的龐大家業,結果都是由於窮奢極欲,讓不爭氣的子孫和一大批腐敗透頂的官僚集團給敗光了。

    吸取了這一教訓,王審知決定以身作則,樹立一個勤儉持家、艱苦奮鬥的標杆。

    例如他在生活上從來沒什過高的要求,隻是夠家人吃得飽,餓不死就可以了,縱欲聲色、瀟灑走一回、曬曬幸福那可不是王審知該做的事情。

    王審知出身草根,早年生活艱苦,不知不覺養成了艱苦樸素的好習慣。

    他是福建出了名的“鐵公雞”,別其他人想從他身上拔根毛難於上青,就是別人勸王審知給自己提高點生活待遇都很難做到。

    王審知對穿衣服十分懂得愛惜,有次褲子破了個大洞,換成中等人家都會立馬再做條新的。

    而王審知卻毫無愧色的用酒庫麻布撕下一塊自已補上,縫三年,補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別人覺得太寒磣,堂堂的閩王豈能穿不起新褲子?丟人簡直丟到家了,而王審知卻一邊偷著樂去了,好歹沒光露醜是不?

    還有一次,有人通過快遞哥送給王審知一個玻璃瓶子,在唐宋時玻璃是一等一的稀罕物,跟現在的保時捷、奔弛轎車一樣價值不菲。

    但王審知當場就把瓶子摔到地上,大罵道:“治國安民,用此物何用?隻能敗壞勤儉之風。

    我們不能王審知故做清廉,多做兩條好褲子,玩玩玻璃瓶子,隻要百姓能吃上飯,也不會罵他。

    王審知這做主要是想給下屬做一個勤儉的榜樣,“上行於奢,下必從之”的道理王審知是知道的,如果身邊人都講勤儉,那這些人就不會把手伸向老百姓。

    上行下效,閩國形成了一個勤儉持家、建國的良好氛圍。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在中國曆史上的三百多位帝王中,絕大多數是奢侈的昏主,有能力又貧的帝王沒幾個,像這樣端著金飯碗,過著苦行僧日子的,絕對是少之又少!

    王審知敢稱第二,絕對沒人敢稱第一!

    梁貞明二年(公元916年)底,王審知又下令造鐵錢和鉛錢,和銅錢並行境內。

    王審知造鉛鐵錢的動機和湖南的馬殷差不多,都是為了保護境內的經濟發展,減少銅錢外流,同時也能帶動福建經濟的發展。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方便以後閱讀假如我們回到隋朝閩國滄桑(十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閩國滄桑(十五)並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