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國滄桑(三十六)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小說2016 本章:閩國滄桑(三十六)

    至於援軍究竟看到了什?我們請看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三章閩國滄桑(三十五)

    【由內哄換來的和平】

    當閩國從福州出發援救建州守軍的援軍日夜兼程、風塵仆仆地趕到建州效區時,一看城下就不覺傻了眼。

    隻見城下吳軍是陣容齊整,旌旗招展、戰鼓齊鳴、殺聲震,無數的利箭響著箭鳴蝗蟲一般密密麻麻地射向城頭。

    無數的吳軍士兵和作為“帶路黨”的建州地保們釆用了三位一體的精準、車輪戰術打擊,有的正起勁地用攻城車試圖撞開城門;有的則架起數不清高聳入雲的雲梯,在滾滾硝煙中,冒著城頭上呼嘯而下的、弓箭巨石、圓木、火把、奮力向上攀登。

    很快就和城頭上黑炭一般,為數不多的高級生物們廝殺在一起。

    看那情形,吳軍明顯是占據了上風,守軍是支撐不了多久,城破也就是個分分鍾的問題了。

    大多由新兵蛋子組成的援軍心早涼了半截。

    從福州出發巳經幾了,一路上是風餐露宿,又饑又渴,巳然是筋疲力盡,要是再和這幫砍人砍得順手的練家子再來那一下,是決然沒有勝算的。

    但就在閩援軍腿肚子打顫,脊背上冒著涼汗的時候,令人大跌眼鏡看不懂的奇葩一幕出現了。

    隻見吳軍是突兀潮水般地蜂擁而退,甚至顧不及城頭上正在拚死廝殺的弟兄們。

    “我靠!這就奇了怪了,難道吳軍眼看到嘴的肥肉不吃,辛辛苦苦從樹上搖下的果實不撿,腦子可是大大地進水了呀!”

    不管吳軍腦子是不是大大地進水,反正閩援軍緊繃的神經是大大地鬆弛了下來,和吳軍那些老兵油子刀對刀、槍對槍、針尖對麥芒、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的死磕肯定是不用的啦!

    但落水狗不打又肯定是不行的啦!

    隻見閩援軍一見形勢看好,就匯合了城內衝出的守軍,追著吳軍的屁股後頭是一陣狠扁,刀槍、弓箭、棍棒、石頭一起上,轉敗為勝,大有一種“犯我強閩者,雖近必殊”的精神,好好享受了一把精神大餐,印證了秋確確實實就是個收獲季!

    而吳軍是慌不擇路、狼狽鼠竄、死傷慘重、這回臉可是丟大了。

    這我想大家就不免有了個類似“十萬個為什”的疑問,吳軍為什要在形勢一片看好,建州城眼看就要拿下的節骨眼上,來個勝利大逃亡,這究競玩的是哪一出呢?

    要明了這一個問題,我們就有必要惡補一下吳國現在的情況。

    吳國這時的皇帝雖然是吳國的創立者楊行密的兒子楊溥(掛名的),但真正管事,掌握實權的卻是曾操縱了吳國政權達0年之久的大將徐溫的養子,大丞相,齊王徐知誥(俗稱一把手)。

    有意思的是,這場戰事一開始,徐知誥就在關注著,但他關注的側重點和一般人有所不同。

    別人可能希望戰爭能夠取勝,而他希望的恰恰相反。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方便以後閱讀假如我們回到隋朝閩國滄桑(三十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閩國滄桑(三十六)並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