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奇事(五)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小說2016 本章:楚奇事(五)

    【背信棄義】

    自從馬殷牢牢把握住了發展良機,搞定了廣西之後,就結結實實地在全國人民麵前露了一回大臉兒,也迎來了其人生的又一個轉折點。

    看到馬某人風生水起,首先高看其一眼的不是別人,正是成擺著張苦瓜臉,被手下的長工朱阿三折騰得死去活來,活來又死去的唐記股份公司的老板李曄。

    唐昭宗李曄雖然貴為泱泱世界超級大國的堂堂國家元首,卻被手下的癟三朱溫給整得夠嗆,就差被人當做牛鬼蛇神,戴上高帽子,關進牛棚去吃草了。

    雖然命運不濟如此,李曄仍然夢想著有一個鹹魚翻身,扮靚人生的機會。

    李曄以為賞了馬殷做節度使,就能讓馬殷為朝廷效力,於是他給楊行密、錢鏐、馬殷各下了一道密詔。

    內容大致是:“朕平素待你們不薄,眼下朕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你們就發揚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國際主義精神,拉兄弟一把吧!將來朕是大大地有賞!”讓他們出兵勤王,滅掉朱溫。

    李曄信心滿滿地相信朕的理想一定要實現,朕的理想也一定會實現,到那時,朕,李曄,仍然是這個世界的主宰!

    朱阿三你就給朕靠邊站,哪涼快哪兒蹲去!

    李曄的理想是很豐滿的,但現實也是很骨感的!

    常言道:“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讓馬殷和那個平時高高在上,幾乎沒什交集的李曄,瞬間去愛得死去活來。

    然後再為了他,去和平時路上碰著麵還會微笑著點個頭打聲招呼的朱阿三去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拚個死去活來,犯得上去趟這潭渾水嗎?腦殘呀?

    馬殷的算盤子打得蠻精的,傍著李曄,得到的都是自己在血海中拚出來的,老子手下陣容齊整,名將如雲,打起仗來又有哀兵之勢,又有板有眼,你不封我,我也照樣做老大,憑什感激你這個傀儡皇帝。如果我們換位思考一下,你也會這做滴!

    如今唐王朝可是江河日下,日薄西山,甩你臉就甩你臉了,你還能怎著?

    最多就是讓人民群眾背後給議論一下,戳戳脊梁骨一下,“瞧姓馬的那子,太目無領導了,一點組織紀律性都沒有!”

    明擺著傍著朱阿三那子可比傍著李曄那個稻草人強多了,起碼可以披著張虎皮,狐假虎威一下!

    而得罪了朱阿三,後果可是會很嚴重的,吃不了兜著走是必須的!

    看來,在唐中央政府內部,在中央政府和各獨立王國之間,除了擺在桌麵上的有硝煙的戰爭之外,還在桌麵下進行著一場沒有硝煙,勾心鬥角的戰爭!

    在這個世界上,所謂仁義都是虛無渺茫的,隻有利益才是實實在在、真真切切的。

    人們拋棄了良心,拋開了世俗和輿論,隻是為了眼前看得到的利益!

    讀史多年,我發現這一條主線一直貫穿在我國數千年的曆史中,人們總是互相算計,互挖牆角,人性的光輝,道是非的標準有木有?

    楊行密倒是出兵了,不過那是因為他和朱溫有仇,純粹是江湖仇殺。

    楊行密還不忘寫信給馬殷:“兄弟,朱三這個王八蛋太猖狂無恥了,你怎能和他攪和在一塊?不如你甩了他,咱們兄弟結拜,共同舉事勤王。”

    馬殷還沒表態,心腹許德勳就勸道:“楊行密的沒錯,朱溫是很無恥,但他現在控製著皇帝,跟當年的曹阿瞞篡權前輩一樣,挾子以令諸侯,我們犯不著和楊行密粘乎!”

    馬殷也就沒搭理楊行密,徑直把他的話給當耳邊風處理了,該怎著還怎著。

    馬殷現在考慮的不是什勤王做那狗奴才,而是想好好學習,向上,實實在在的擴大自己的地盤一下。

    複二年,公元90年,唐廷封授楊行密為吳王,承認他在江東的勢力。雖然楊行密在名義上隻是朝廷的藩王,但事實上的吳國就此出現。所以史家們把這一年算作楊吳政權的開始。

    此時的楊行密,盡管兵力很強,但形勢非常不利。北、東、西三麵都受敵,內部還有大將不聽話,局麵凶險。如今朱溫已將唐廷抓在手中,挾子以令諸侯,遲早將統一中原,到那時江淮將更加危險。

    要改善生存處境,莫過於先控製長江上遊,自古依江立國的政權,氣數仰於上江。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方便以後閱讀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楚奇事(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楚奇事(五)並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