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奇事(十三)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小說2016 本章:楚奇事(十三)

    【最後的瘋狂】

    馬希範這人雖然不良,愛喝花酒,愛搞重點工程,愛擺闊騷包,秉承著“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座右銘,坑爹簡直坑到家了。

    但他也時刻提防著有人掂記著他屁股底下那個高交椅。

    這不,眼下他就瞪上了那位據稱是高大全的勞動模範,但估計灰色收入也不老少的靜江節度使兼侍中、主政朗州的馬希杲同誌。

    馬希範認為:“我的地盤我做主,我愛咋地就咋地!”,竟把馬希杲當成了肥羊,想狠狠卡他一下油,殺個豬,收個保護費什的。

    沒想到這馬希杲估計也是三代子貧農出身(清官),愣是賴著沒有給。

    馬希範氣急敗壞,眸子浮現出一抹狠厲之色,“我靠!看來不扁你個滿麵桃花開,你就不慬得花兒為什這樣紅噯!”

    剛好不久,勞模馬希杲積勞成疾,生病了,自然,領導關心慰問一下下屬也是應該的。

    馬希範火速派了禦醫前往察看病情,順便下藥就把馬希杲給毒殺了,打發他不請自到赴閻王處當了差。

    尼瑪的!這種關心簡直反人類喲!

    同年,根據群眾揭發(群眾的眼睛總是雪亮的嗎),楚國湘陰的隱士戴偃文豪大有作詩借古諷今,多有譏諷朝廷的意思,馬希範一生氣,不管有木有,把他關進牢,吃了牢飯。

    到了晉開運三年(公元946年)十二月,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大軍南下侵入汴梁,石重貴出降,中原大亂,後在中原人民的反抗下,加之水土不服,契丹軍又撤走,中原無主。

    這時楚國牙將,策副都軍使丁思覲挺身而出,向馬希範建議:“晉猶漢也,契丹雖強猶虜也,今子蒙塵北狩,中州無主。此正授大王以成齊桓、晉文之事也!願王能舉湘兵十萬,北進中原。中原士民豈願俯首事虜?義師行於汴洛間,舉義旗募銳旅,驅胡虜奉王道,期年之內,大業底定。大王不要再貪戀兒女子事,兒女子之樂,孰比雄據下之樂?大王思之!”

    意思是隨著大反派契丹軍的撤走,眼下中原是一片空虛,唱了空城計,大王如果您能夠趁機舉兵十萬北進,那中原就一定是我們的了!勝利在向我們召喚,曙光就在前頭呀!

    丁思覲大聲疾呼,的也是慷慨激昂,並非是紙上談兵,當時湖南辟地千,重甲十萬,國豐庫足,隻要馬希範能起事,成功的希望還是很大滴。

    但這話馬希範不愛聽,眼下他正忙著和美女調情取樂,不願意幹這份勞神勞力的苦差事,湖南這一畝三分地足夠他用的,何必貪得無厭,得隴望蜀呢,不聽。

    百年難遇的良機就此錯過,氣的丁思覲心添堵,當麵大罵馬希範:“我靠!你個十三點(豎子)!任教也教不會,跟了你這種昏君,還不如死了靜!”

    馬希範一怒之下,當即將他撤職(若換作是馬希聲,這種無組織無紀律的行為,早就滅了九族了),丁思覲一氣之下,也當即憤然自殺,好一個有血性的憤青!

    馬希範的一番瞎鬧,堵不住下人的悠悠眾口,內外交困下,他的大限也到了。

    後漢福十二年(公元947年)五月,楚王馬希範病死長沙,終年四十九歲。

    雖然馬希範生前沒有確定繼承人,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他的同母弟弟馬希廣最有資格繼位。不過長沙統治集團內部還是因為繼承人的問題發生了嚴重衝突。

    【二馬爭食】

    都指揮使劉彥、策府學士李弘皋等人則希望立馬希廣,而都指揮使張少敵、都押牙衙袁有恭等人則希望立馬希萼。

    不過此時馬希廣身在長沙,得地利之便,而馬希萼正守在永州(今湖南零陵),張少敵手再長,一時半會也不可能把馬希萼拽到長沙。

    張少敵嚇唬劉彥等人:“永州(馬希萼)年長,自當繼立。而且如果立了都尉(馬希廣),永州豈能心服?萬一禍起蕭牆,諸公難辭其責也!”但劉彥哪肯聽?

    還是劉彥的實在:“廢話少,現在都尉就在長沙,何必舍近求遠,大權到手,自專生殺,哪能憑白送人?別人占了便宜,我們還有活路?”

    支持馬希廣的一派強行立馬希廣為楚王,領武安節度使。

    張少敵沒有辦法,隻能由他們去。退出後仰長歎:“湖南放馬三十年,從此大亂將起了!”

    果然不出張少敵所料,湖南自馬希範死後,開始了自毀前程的內耗,最終亡國。當然,如果反過來是馬希萼繼位,馬希廣在劉彥的擺布下照樣會鬧事。不論立哪一個,湖南都要大亂,要怪,也隻能怪馬殷,誰讓他生出一大堆惹事情?實行隻生一個好的獨生子政策不就完了?。

    馬希萼的同母弟策府左司馬馬希崇見劉彥等人強行擁立馬希廣這個次丁,氣的不行,他心想:“要是立了我哥哥,不幾年楚國就要傳到我的手上。”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方便以後閱讀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楚奇事(十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楚奇事(十三)並對假如我們回到隋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