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鬆江府賦役現狀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東山小鹵 本章:第73章 鬆江府賦役現狀

    重生之朕即國家

    喬曾上書萬曆帝請求撫恤,對姍姍來遲的恤升激動不已,偷瞄了侯承祖,激動的上前領回兵部(同“劄”,公函),然後退回一旁。

    三十三歲的侯承祖因其父侯繼高抗倭有功,於萬曆三十年襲祖職為衛指揮同知,平素對喬並無好的感官,想到增兵船的一係列的問題,便出列問道,“知府大人,敢問督造餉銀何來?”

    袁可立知道此人是誰,笑道,“當然靠你來籌集啊。”

    “啊!”侯承祖一臉迷茫,以為袁可立是迂腐書生,不知屯田根本無法供應均需,婉言拒絕道,“本衛正軍五千餘官兵每年四萬三千餘石軍儲糧皆額派與三縣,當下賦重役煩,不可再行加派,若讓本衛承擔,恐怕亦力有不逮。”

    袁可立早已從前任知府陶鴻儒哪得到本府收支狀況,知道鬆江府稅賦有練兵、貼役、遼餉、夏稅、秋稅、均瑤、門攤、漁課等幾方麵。

    其中,練兵、貼役、遼餉等項合計6萬5千兩,可擱置;而門攤課稅每年不過859兩6錢4分4厘,漁課557兩4錢6分厘5毫,完全可忽略不計;現在隻看田賦(夏秋稅)和均瑤兩項收支。

    鬆江府有官民田44頃(在萬曆四年為51頃,短短四十年間就蒸發了九千頃,占兩成),田賦應征平米(因實物征收部分十分複雜,故換算成米)11萬石,實際征得本色米45萬餘石,折色8萬餘兩。【零↑九△↓說△網】分配方式是除折色征收部分全部起運,實物部分起運本色米(運至戶部太倉)8萬餘石,耗辦米(支給酒醋麵局、光祿寺、桂惠二王俸祿、五府六部等)11萬石,留存5萬石。

    每年均瑤合計折銀7745兩,起運部分有給南京國子監膳夫銀、南京各部及五城兵馬司柴薪皂隸等十餘項共一萬餘兩,餘者留存,作為本府縣衛的門子、看守、膳夫、修船料等五十餘開支。

    田賦留存部可分折銀6800餘兩,其中要支出官員俸祿1195兩(遇閏月增99兩)、府衛縣五學士紳俸廩銀064兩(遇閏月增17兩)、織染局匠口糧銀888兩、匠班皂銀8兩,鬆江運軍口糧、行糧合計65兩。

    從中不難看出,地方上要增加收入唯有增加徭役一途,因為隻有徭役可由地方控製。

    侯承祖本意以為袁可立要將加徭役的事交由自己負責,所以才拒絕。

    “本府還有一個身份,諸位可知?”袁可立將所負欽差與眾將明言,“本府除任知府一職外,更有籌建鬆江市舶司之重任,往後各國使節可經由鬆江經內河直抵兩京。”

    侯承祖聞言色變,將糧餉來源拋到一邊,上前一步道,“紅夷也準許朝貢?”

    “正是如此,所以才要金山衛增兵船以固海防。”

    “大人意思,末將明白。”侯承祖看出袁可立的意圖,可這增船兵和收商船榷稅就是雞和蛋的關係,即要有船兵才能收到銀子以增加船兵,他被自己給繞糊塗了,問道,“本衛中以沙船最快,可其為平底,也不及紅夷船炮,別登船,就連離海稍遠也不可。”

    “是啊,”參將金汝佐也反應過來,附和道,“大人若讓標下官兵前往課稅,得先增船兵。”

    袁可立不理會金汝佐,對侯承祖正色道,“市舶司之事尚在籌備,既無衙門又無人手,故課進出船隻稅收之事,須先擱置。本府所讓你籌銀,並非此事,而是宣課之商稅。”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之朕即國家》,方便以後閱讀重生之朕即國家第73章 鬆江府賦役現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之朕即國家第73章 鬆江府賦役現狀並對重生之朕即國家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