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傳奇11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長春雪淞 本章:企業家傳奇11

    18

    龍雲芳戴上珍珠項鏈陪著龍敬文在上海遊覽。表叔已經把雲芳許配給敬文,兩人一起逛街就更是順理成章。

    他們攜手逛了上海著名的南京路和附近的哈同花園。在哈同花園大門外,有一個人給朋友介紹花園情況,龍敬文和龍雲芳也湊過去旁聽。隻聽那人介紹道:“1903年,猶太人大富翁哈同在靜寺路、哈同路之間購得的土地171畝開工建造花園,起名為愛儷園。現在仍在建設。在建設中把《紅樓夢》中的大觀園搬到現實中來。愛儷園分內園、外園,整個園中建有3個主廳、2座樓閣、18座亭閣,其間亦有佛塔、石舫、觀雲台、假山、池塘和花圃,全園景點多達83處。由於哈同夫人羅迦陵篤信佛教,愛儷園按照佛經中極樂世界的說法,設計了七重行樹、七寶蓮池、八功德水等,成為上海灘上的佛教聖地。為維持園內運營,哈同和羅迦陵雇傭了大批園丁和各類服務人員等不下200多人。

    哈同為為什給花園取名“愛儷園”呢?“愛”字,乃取哈同全稱歐司?愛?哈同中的那個“愛”,而“儷”字,來自於羅迦陵的字:儷蕤,園名表達了哈同對羅迦陵的那份愛情。花園建成,在上海灘引起巨大轟動,人們稱之為“海上大觀園”,上海人將這個花園直接叫做哈同花園。

    晚上回到家中,龍敬文向表叔講起了今天和表妹逛南京路和觀賞哈同花園的情形。表叔笑說:“巧了,我最近剛聽人講了哈同發家的故事。”琇書網

    龍敬文感興趣地說:“那表叔給我講講哈同創業的故事吧。”

    表叔一邊喝著茶,一邊講述起來:哈同初到上海一貧如洗,僅有6個銀元,經過數年奮鬥,終於成為上海灘上的名人,擁有財富400萬英鎊和上海乃至全國最大的私人花園,號稱“遠東首富”。

    他是如何富起來的呢?這要從頭講起。

    哈同1849年出生於巴格達一個貧窮的猶太人家庭,幼年時隨父母遷居印度孟買並加入英國籍;他上有四個哥哥,下有一個妹妹,6歲時父親去世,哈同就幫助母親做雜務謀生,拾破爛,撿煤核,揀瓜皮爛菜,吃盡苦頭。24歲時,他來到上海希望絕處逢生。

    他找到沙遜銀行上海分行,找到了舅舅的老相識名叫亨利的同鄉。

    “現在沒有什好工作,”亨利有些為難,“找個糊口的工作,應該還是有的。”

    “我吃得起任何苦。”哈同趕忙說。

    “我去找大班說說看。”亨利勉強地說。

    回音來了:做門衛兼清潔工,試用一個月。

    哈同已經很高興了,至少能夠站住腳了,以後就看自己的能耐了。

    哈同非常認真地看好門,非常認真地做好清潔工作,晚上則抓緊時間學習中國話和閱讀經濟、財務方麵的書籍。他明白,要在上海發展,不懂語言如同要想飛奔而沒有腿一樣。他是一個窮人,要想出人頭地,除了勤奮吃苦,沒有發財的捷徑可走。

    哈同日夜尋思著如何發財致富,他突然發現,英、美都在普遍使用新式煤油燈,上海人還在使用油煙嗆鼻的桐油燈。啊,想辦法把煤油燈賣給上海人,不就賺錢了嗎?

    他悄悄地來到當鋪,遞上祖上傳承下來的唯一的一塊銀質懷表。當鋪的夥計望著這個潦倒的猶太人,萌發了一絲同情心,居然以哈同要價的一倍半——大洋30元收當了這塊懷表。

    哈同欣喜非常,連聲道謝。他就用這筆錢訂購了100盞煤油燈和若幹美孚煤油,工餘時間就到上海灘繁華地段一家一家上門推銷。

    “這煤油燈安全無害,又幹淨明亮,價格也不貴。”這是哈同的廣告語。

    上海人還是善於接受新生事物的,一經比較,他們就掏錢買下哈同的煤油燈。

    哈同不但賣掉了了100盞煤油燈,還接受到大量訂貨。他把當鋪幫過他忙的那位夥計邀請過來作助手,並申請銀行貸款,逐步在上海燈具和煤油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這是他在上海淘得的第一桶金。

    哈同在沙遜洋行獲得大班的賞識,經過10年奮鬥,他幾次升職,升至地產科的領班,成為中層幹部,經常有機會坐著和大班一起開會。

    進入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1985年3月,法國軍隊慘遭失敗,法國內閣因此倒台。這時,清朝要收回租界的傳聞不脛而走,洋人紛紛舉家外遷,租界地價普遍暴跌。

    香港沙遜洋行要上海主持沙遜洋行的大班準備縮小規模,以隨時撤出上海。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雪淞散文隨筆集》,方便以後閱讀雪淞散文隨筆集企業家傳奇11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雪淞散文隨筆集企業家傳奇11並對雪淞散文隨筆集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