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日常生活(2)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德魯伊爵士 本章:第430章 日常生活(2)

    主角既想要亮度更高的照明工具,又不喜歡房間有螞蟻的排泄物存在,無論其是否會散發出難聞的氣味。而亮度較高的熒光菌,卻偏偏是長在雄蟻和蟻後的味道更大的糞便上。

    但是熒光菌又是螞蟻唯一的地下光源,火堆無法普及,電燈也不可能發明出來

    好在主角從人類養殖菌類的做法中得到了靈感,培養出了幹淨的熒光菌,從而解決了這一問題。

    菌類人們習慣稱之為蘑菇,其與植物不同,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來獲取養分,而蘑菇沒有葉綠素,自己不會製造養料,隻能利用它的菌絲伸到土壤或腐爛木頭中去吸取現成的養分來維持生命。

    所以蘑菇常常生長在溫暖陰濕而富有有機質的地方。為了獲取營養,蘑菇廣泛分布於地球各處,在森林落葉地帶最為豐富,以及林緣地區成片的雜木林和灌木叢、草原、籬笆、朽木等處,乃至糞堆上都會滋生蘑菇。

    自然條件下,蘑菇雖然產量也不低,但是種類太多,而很多蘑菇是有毒的,有些毒蘑菇的外形和可食用的菌類極其相似,連很多老手都難以分辨。每年因食用鮮美的野蘑菇喪命的老饕不在少數。

    而經過人們的摸索,逐漸掌握了一套人工種植蘑菇的技術,集中種植一些安全的食用菌,有產量高、安全性好、便於管理和采集的優點。

    以常見的香菇為例,據傳最早種植香菇的是南宋龍泉縣龍溪鄉龍岩村人吳三公,而在人類香菇栽培史上,留下的可查證的文獻資料,最早、最完善為公元1209年,即南宋嘉定二年何澹所編《龍泉縣誌》上的記載。

    現代種植香菇,主要按以下方式操作:

    首先設置菇場,最好是避北風、向陽地、資源好,水源近,有樹蔭,多石礫,偏酸性的緩坡地。清除場地的枯枝落葉、樹皮、樹根等,並平整土地、搭蓋蔭棚(高2,在地麵撒上石灰消毒。

    第二步要選擇合適的菇樹,

    ,然後砍樹、原木幹燥和截枝。

    第三步人工接種,一般在氣溫為5~20c均可接種,以月平均氣溫10c左右的最適宜。在處理完畢的菇樹段木上打孔並接入菌種。接種後,立即封口,防止雨水和雜菌蟲害侵入,減少**水分蒸發,保護菌絲生長。

    第四步是上堆發菌,將接種後的段木及時放到菇場上堆放,然後加強管理,做好保濕保溫、檢查菌種成活率、翻堆、遮陰、防治病蟲害和雜菌的工作。

    第五步是起架。段木接種後,在溫暖地區,一般冬末春約8-9個月,菌絲基本發育成熟;但在寒冷地區或者菇木過大,菌絲要經過兩個夏天,才能發育到出菇的程度。這時應將菇木移到適於子實體形成的場所,把菇木起架,讓其出菇。

    起架要先打好木樁,離地65c右放上橫木,兩側呈人字形,交錯排列。菇木散放後,應注意補水。

    最後就是采收,段木栽培香菇可以一次性接種,多年出菇。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蟻的世界》,方便以後閱讀蟻的世界第430章 日常生活(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蟻的世界第430章 日常生活(2)並對蟻的世界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