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故地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哥來打醬油 本章:第521章 故地

    您可以在百度搜索“盛唐餘燼 書海閣網()”查找最新章節!

    政事堂的確在為劉稷的突發奇想傷腦筋,事情在李瑁主持的尚書省就沒有形成統一意見,兩個仆射各持已見,幾乎是針鋒相對。

    哥舒翰和韋見素一個主管兵部,一個主管戶部,站在各自的角度,觀點自然有所傾向,特別是後者。

    “且不說年前大鎬三軍,新設一個大都護府,遷移十萬兵馬過去,就是數不清的頭疼事,在形勢穩定下來之前,至少兩年以內,這十萬人的吃嚼糧草,全都要從關中、河西、隴右劃撥,一石粟米,就算路上無事,光是損耗便達五成以上,關中本就缺糧,這每一粒米又都是從河南、江南、兩淮等地運來,其耗損更是不知凡幾,這一點,哥舒郡王不會不知吧。”

    哥舒翰當然知道,他麵無表情地說道。

    “兩年不成,朝廷最多能給李光弼一年之期,一年之後,鎮蕃都護府要自行解決最少三成以上的糧食供給,這件事某同他去說。”

    “你說得輕鬆,拿什解決?當地那種氣候,能招人屯田。”

    “吐蕃人擄去的邊民就地安置,把牧場田地分給他們,官府提供農具種子,最多一年後就會有收成。”

    “你不說某還忘了,吐蕃人送還的邊民已經超過了五萬,沿邊各郡無人願意接收,倘若像你說的,就地安置在邏些城附近,第一年官府不光要提供農具種子牲畜,最要緊的是口糧,為此戶部要準備十萬人以上的分量,再加上十萬兵馬,今年的壓力太大了。”

    “壓力再大也要頂住,這是咱們用十萬將士的性命換來的,頂過了第一年,明年就會寬鬆許多。”

    韋見素現出一個苦笑:“李都護見天地坐在戶部衙門,催錢催糧,可戶部不產錢糧,京城那些倉儲,都是備不時之需用的,沒有天子點頭,誰敢動?”

    這時候,一直沒有插話的李瑁接口說道。

    “顧不得那多了,李光弼心急,是因為二十萬張嘴嗷嗷待哺,不給他,就要出亂子,大亂子,倉儲的事某去宮求至尊,你們商討一個章程出來,無論如何先緊了這一頭,空出來的,行文河南府,用洛口的儲糧補上。”

    天寶十二載的大唐,其實不缺錢也不缺糧,缺得隻是一個途徑,從江南運糧經大運河到達洛陽,再用人力轉道關中,這是立國百年以來的常態,而隨著河隴形勢的穩定,關中地區的缺糧有所緩解,否則這一戰打下來,非但沒有收獲,反而會背上一個絕大的包袱,足以拖垮整個國家的財政。

    李瑁主動攬下重任,兩人不約而同地鬆了口氣,爭執歸爭執,想把事情做好才是他們的本意,哥舒翰想了想,又開口說道。

    “其實事情也沒那嚴重,吐蕃歸附,這條路就通了,如今便有許多商隊行走其中,讓他們運糧或許不易,以通關文碟交換糧草,官府用超出五成的價格收購,保證他們不吃虧,這樣也能減輕一些朝廷的負擔。”

    “好主意啊,郡王此計,應當可行,商人趨利,不過多一些馱馬,賣了糧食,還能多運一些貨回來,何樂而不為?”

    李瑁也是眼中一亮:“還有一條,天竺所產糧米,不遜於我朝,他們來回倒運,所獲不比尋常事物差。”

    哥舒翰對於他們的反應毫不意外,因為當時自己聽聞時,就是這個樣子,他還記得某人向他描述的前景,一條沒有商業價值的路,根本就不值得爭奪,相反,如果有著巨大的商業價值,官府隻需要用行政手段充份調動商人的積極性,保障他們的利益和安全,再大的困難都不成問題,因為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最具主觀能動性和行動力的一群人。

    這些話,他聽得似懂非懂,但大致意思還是明白的,如果所有的糧草都由官府來供應,運輸這個環節就是一個大難題,高原之上氣候惡劣,征來的民夫隻怕沒走到一半就會倒下,而這個問題,某人同樣有解決的辦法。

    “如今蘇毗人心向我朝,他們的領地夾在邏些與隴右之間,更靠近隴右,咱們用糧草和其他的事物與他們交換,再由他們送往邏些,不但可以省下民夫,還能減低糧食的損耗,就以五成為例,哪怕咱們多出五成的代價,也是值得的。”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盛唐餘燼》,方便以後閱讀盛唐餘燼第521章 故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盛唐餘燼第521章 故地並對盛唐餘燼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