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思想矛盾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龔秀勇 本章:第四章 思想矛盾

    第四章  思想矛盾

    一、當代中國社會的價值觀嬗變

    社會轉型對人們思想觀念的作用是巨大的,一係列前所未有的思想激蕩正隨著變革大潮接踵而來,不斷折磨著浮躁而又迷惘的人心。這是時代轉折所難以避免的精神陣痛,人的思想和心靈仿佛徘徊在兩個世界之間,一個世界已經死亡,而另一個世界尚無力誕生。毋庸諱言,當代中國社會在精神文化和思想道德領域陷入了某種程度的疲軟之態,潛伏著意義危機與意識形態危機。誠如馬克思所言,意識在任何時候都隻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實際生活過程,因而這種意義危機和意識形態危機奠基於深刻的社會變革的基礎之上。探究價值觀念的嬗變以及道德和信仰的重建問題,都必然要從現實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中尋求答案。

    (一)當代中國社會價值觀嬗變的主要表現

    轉型中國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麵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是,這些變化之間是不協調的。思想觀念變化的核心和焦點是人們價值觀的變化,價值觀嬗變的主要表現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麵。

    1.集體主義逐漸為極端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的價值取向所替代

    中國傳統的倫理價值觀念植根於農耕社會中的家族血緣關係,家族血緣群體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群體,國家是以家族群體為基礎的,是家族群體的放大。家族群體的結構是一種隻承認人倫關係網絡的禮治秩序,“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從而根本否認個人之間還有以個體的獨立性為基礎的權益關係。新中國成立以後,單位利益群體取代了家族血緣群體,單位製的社會結構和單位利益關係在某種意義上使個體失去了獨立性,也抑製了個體的積極性。在倫理價值觀念上,過分強調單位集體價值而忽視了個體價值,承襲了中國傳統的重視家族利益的價值取向。在市場經濟體製形成過程中,個體逐漸成為利益主體,人的獨立性和主體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張揚。在價值取向上,強調把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結合起來,在充分尊重個人利益和個體獨立性的基礎上倡導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利己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則逐漸為一些人所接納和認同。

    這種利己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現象在社會現實生活中是常見的:麵對溺水者的呼救,旁觀者聽而不聞;小偷毆打見義勇為者,當事人視而不見;麵對無錢入院醫治的病危者,醫護者無動於衷。諸如此類的事例屢屢見諸媒體。以前一年一度的“向雷鋒同誌學習”的活動也逐漸在現實社會生活中銷聲匿跡,這是集體主義與利己主義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博弈的必然症候。

    2.理想主義逐漸被虛無主義和享樂主義的生活態度替代

    在中國的主導文化中,對未來理想社會的憧憬,自孔子以來,未改初衷。“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新中國成立以來,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指導,以共產主義理想為主導性意識形態,在美好理想的指引之下,人的精神狀態生機勃勃。此時,中國人的理想似乎已經不是未來的事情,而是現實的,是正在中國社會曆史之中不斷衍生和生發著的。這正如黑格爾所指出的,“當一個理想由於理念、由於概念而有其本身的真理性時,它便不是幻想,而是真實的。這樣的理想也不是空虛的、軟弱無力的,而是現實的。真實的理想並非應該是現實的,而乃是現實的,並且是唯一現實的東西。”理想主義的確是在把不現實的亦即有缺陷的世俗世界轉變為沒有缺陷的亦即具有真正現實性的理想世界,把彼岸的那種真正的現實性落實在此岸並作為此岸的目標。

    但是,隨著社會的轉型,一些人在精神無所依歸的狀態下,虛無主義興起和流行起來,享樂主義滋生泛濫和大行其道。人們拋棄了善的理念,不再相信崇高,不再相信“真理和知識都是美的,但善的理念比這兩者更美”,眼睛看見的,僅僅是而且總是流動的、恍惚的、混亂的生活世界。在這樣的世界,一切都變得不再神聖,“虛無主義意味著什?——意味著最高價值自行貶值。沒有目的。沒有對目的的回答”。當我們的生活世界仿佛隻是一種虛幻的東西,或者隻是一個痛苦的夢的時候,人們剩下的就隻有抓住眼前的感覺,“跟著感覺走,去抓住夢的手”。於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些人滋生享樂主義思想,貪圖安逸,把享樂作為人生的最大目的,甚至追求奢侈糜爛的生活,腐化墮落,其社會生活態度就由理想主義轉向了享樂主義和虛無主義。

    3.人文主義逐漸為功利主義和拜金主義的行為模式所替代

    重義輕利的思想觀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據著統治地位。“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在孔孟之後的文化曆史長河中,“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思想家們更是將“尚義輕利”的思想發揮到極致,對中國社會的價值取向發生了深刻影響。在重義輕利觀念的主宰下,“利”完全失去了合法性和正當性。但是,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體製轉軌逐漸改變了重義輕利的傳統觀念,追求利益成為人們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最直接的價值目標和現實原則,昔日注重人文關懷、重義輕利的主導行為模式逐漸轉變為重利輕義的功利主義行為模式,拜金主義日益泛濫。

    在一些地方,竟然出現“越不公平越有效率”、“腐敗有利於搞活經濟”之類不可思議的“見解”。為了吸引外資,一些地方縱容偷稅漏稅,甚至設立“紅燈區”,美其名曰“改善投資環境”。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精神產品市場受到抑製,一些地方的城建規劃充滿了功利色彩,較少考慮社會公益事業和文化事業的發展空間。

    (二)當代中國社會價值觀嬗變的曆史考察

    價值觀嬗變的上述三個表現經曆了一個曆史的過程。不同的時代以及不同的國際國內環境,麵臨不同的曆史問題和時代主題,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生活於其中的人的價值觀的基本特征。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同時代價值觀的差異性就自然呈現出來。

    1.計劃經濟時代的價值觀特征及其簡要評述

    計劃經濟時代的社會價值觀念體係有如下特征:其一,堅持集體主義價值觀的核心原則,強調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要求人們盡職盡責,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國家和社會的利益居於優先地位。其二,在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的基礎上推行思想文化的一元化,強調個人的政治覺悟和思想覺悟以及思想改造,以此不斷強化對主流價值觀的認同和內化。

    計劃經濟時代的社會價值觀體係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社會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獲得了巨大成功。當時中國社會需要一種思想和意誌將人民凝聚在一起,需要人民做出一定的個人利益犧牲去迅速改變國家貧窮落後的麵貌,需要強有力的社會控製方式將一盤散沙的社會重新整合起來,需要先進的思想和主義洗滌封建主義的糟粕,需要國家主義對抗國際強權政治。

    隨著中國社會曆史的發展,計劃經濟時代價值觀本身蘊含著的不合理性日益呈現出來,主要表現為:其一,它過於強調國家、社會和集體的利益,無視或輕視個人的利益。雖然常常說“要妥善處理”或者“不要忽視個人的利益”,然而實際上是將個人利益拋諸一邊,所謂“國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個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在“以集體利益為重”的原則下,在實際生活中常常以此為幌子,不尊重個人的權利和個人的尊嚴,要求個人無條件地服從國家和集體的需要。其二,在“民主與集中”之間過分強調集中,整個社會越來越排斥其他文化體係中的價值觀。以反複的政治運動和激烈的意識形態批判來控製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甚至將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統統視為異端邪說,拒絕接受其中合理的東西,整個社會缺乏個性和生氣,人們的思想、語言、行為單調而乏味,抑製了個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導致中國社會的凝固化和板結化。

    在“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後,社會主流價值體係受到強烈質疑,人們的精神生活受到巨大衝擊,這是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社會價值觀嬗變的曆史前提。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和諧社會視野中的當代社會矛盾問題研究》,方便以後閱讀和諧社會視野中的當代社會矛盾問題研究第四章 思想矛盾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和諧社會視野中的當代社會矛盾問題研究第四章 思想矛盾並對和諧社會視野中的當代社會矛盾問題研究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