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務實讀書(下)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27章 務實讀書(下)

      第27章 務實讀書(下)

      高務實今年八歲,卻已經開蒙接近五年,這是何等少見!怎能不讓高拱對他信心十足?

      那些什“三百千”[注: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急就章》、《童蒙訓》等已經問世的著名開蒙讀物,他都早已倒背如流——這一點也不奇怪,他前世幼時,爺爺是鄉下教師,早年讀過私塾的那種,所以“老觀念”很重,以上開蒙書全部讓高務實背過,甚至這頭還缺了高務實自己最喜歡的兩本《龍文鞭影》和《增廣賢文》,這兩本書眼下尚未麵世,高務實甚至一直在猶豫要不要默寫出來造福大眾。

      當然,造福大眾這個心態他雖然的確是有一點一點,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希望用這兩本書“養望”。隻是後來仔細思考了一番,覺得《龍文鞭影》若是有機會的話倒是可以拿出來一用,但《增廣賢文》卻不行——這本書怎看都是一本看透了世態炎涼的“老江湖”才能落筆之作,並且話話外遵循的都是荀子的性惡論,以他小高先生的出身、年紀、經曆,寫出來也隻會被當做是請人捉刀邀名,反而不美。

      高務實眼下所讀之書,乃是《大學》,在明代讀《大學》,必然要同時讀與之“配套”的《大學章句》,畢竟明朝尊朱熹為朱子,朱子的觀點若不熟讀精通,科考必然是沒有好結果的。而事實上,他真正喜歡並且常常認真研讀的有關《大學》的書,卻是邱濬的《大學衍義補》。

      高務實一貫覺得,四書也好,五經也罷,內容大多數都太過於“形而上”,或者用他內心的話來說,幹脆就是:高談闊論。

      但讀《大學衍義補》則不光是學問上的事,也是治國理念上的事——明代實學,源出於此。

      “實”本是個會意字,《說文》解釋實字:“實,富也,從(注:念‘棉’。)、貫。”貫是貨物的意思。所以段注:“以貨物充於屋下,是為實。”可見實即為真實、充實之意,而延伸到實學便可以理解為切實具有的學問,是指真才實學,甚或實用之學,乃至以國富民強為目的的學問。

      實學一說,先是見諸於唐宋,但其淵源,則至少應該上溯至漢時。漢儒以先秦孔子教授學生的六種典籍《詩》、《書》、《易》、《禮》、《樂》、《春秋》為經,但因後來其一失傳,隻餘其五,遂稱五經。漢時儒學漸重,自董仲舒上書武帝,提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的主張後,儒學更受到官方的支持和推廣,逐漸成為官學。當時的讀書人無不習經,能通一經者即為儒生,能兼通五經、博綜眾說者為通人,被視為有實學。

      或許有人納悶,儒學在後世人眼中明明就是個“光講大道理”的學說,根本沒幾個人會把儒學跟實用掛鉤而論,怎回事呀?

      著名曆史學家呂思勉先生說:“儒術之興,既因實政,故其學於實用頗切。”又說:“當時之治經者,率重事實而不齗齗於簡策,故其學有用而不繁。”呂先生的意思是說,當初儒學在漢代以經學的形式興起之時,注重實政、實事,堪稱實學。其後,由於經學內部的今古經文相爭以及董仲舒天人感應的神學目的論提出,助長了讖緯迷信之風,使得儒家經學日益繁瑣、詭秘、虛妄,漸漸走向了初期儒學的反麵。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27章 務實讀書(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27章 務實讀書(下)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