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叛軍舊事(下)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95章 叛軍舊事(下)

      第95章 叛軍舊事(下)

      叛軍在粵、閩、贛、浙四省邊界的勝利,使朝廷大為震驚。嘉靖皇帝震怒之極,急詔命諸道會師,令提督兩廣侍郎張臬、總兵平江伯陳圭等調集軍隊。嘉靖四十一年二月,張臬奏請借調廣西“狼兵”十萬,與廣東、福建、江西官軍會合,共調集了三十萬大軍。

      六月,抗倭名將劉顯、俞大猷分別奉詔領命,率官軍兵分六路圍剿“飛龍國”叛軍。七月,胡宗憲兼製江西,獲悉飛龍軍幾乎傾全部兵力出戰,柏嵩關大本營兵力空虛,便命俞大猷急擊。

      俞大猷對此決策頗為讚同,謂:“宜以潛師搗其巢,攻其必救,奈何以數萬眾從一夫浪走哉?”(見《明史列傳俞大猷》)。於是俞大猷親率主力一萬五千人,迅速奔襲、並登上柏嵩關最高峰處觀察地形,他見叛軍兵營依山環列數,加之山上草木旺盛,宜以火攻。

      俞大猷能與戚繼光並列,且享有“俞龍戚虎”這般的美評,自然不是易於之輩,他指揮官軍把扼下山各個路口,點火燒山,頃刻烈火肆虐,數百座軍營被火吞沒,朱城黃屋也化為灰燼。接著他又揮軍上山,將留守叛軍官兵乃至從賊家眷等一通好殺。

      張璉得報老巢丟失,急忙回師救援,但俞大猷早有預料,因此他在返程途中又遭俞大猷伏兵而大挫。爾後,按察副使馮皋謨采用攻心戰術,派官軍到各路叛軍營寨,以喊話、射傳單、發懇惻票(投降憑證)等方式動搖軍心。大明正統畢竟深入人心,因此這種辦法頗有效果,有幾個中級軍官(江滿清、李逢時、郭玉鏡)悄然叛變,俞大猷又命其返營作內線。不數日,俞大猷計誘張璉出戰,叛軍再次遭受重創,一千二百多張璉軍主力被當場斬殺。

      嘉靖四十二年,羅袍再次率叛軍由箭竹隘(隘崗上)進攻永定縣城,攻城時適逢大雨滂沱,河水猛漲,無法渡過,撤走時又遭官軍包圍攻擊,又是一場慘敗。

      林朝曦見二路主力均被打敗,本部力量損失過半,便約河源另支叛軍首領黃積山一同反攻,官軍斬殺黃積山,後來林朝曦餘部在陰那山一帶被明將徐甫宰所率官軍消滅。

      至此,張璉三路叛軍均在大明官軍的強大攻勢下被打敗了。

      按理說,張璉既滅,他的故事應該就到此結束了才對,然而劉綎接下來說的事情,讓高務實發現,事情好像真的有些棘手。

      這個關鍵的麻煩就在於,張璉自己究竟是被殺了,還是逃掉了。

      也不知道是劉綎這個人對人的防備之心比較差,還是高務實看起來真的“人畜無害”,他居然想也沒想,就對高務實說起了一樁如果非要上綱上線,甚至能扯到“欺君之罪”的大事。

      劉綎麵有憂色,道:“當日張璉所部全滅,我父與俞公俱有爭奪俘璉奏捷之意,雙方都派兵大肆搜尋清點,但我父當時距離張璉所部略遠,隻抓到一批張璉親兵,俞公那邊倒是宣稱他所提前招安的叛軍叛將江滿清擒獲了張璉,然後俞公將其‘磔於市’……但此中卻似乎還有隱情。”

      高務實的眉頭也皺了起來,問道:“什隱情?”

      劉綎歎了口氣,道:“聽說當時江滿清拿下張璉後,意圖自己居功,而叛軍的另一叛將李逢時把張璉被擒情況通告給了俞公,俞公於是派兵前去江滿清山寨將張璉劫去。同時,叛軍降兵和廣東兵因之還發生了械鬥……”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95章 叛軍舊事(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95章 叛軍舊事(下)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