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挖角應節(上)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106章 挖角應節(上)

      第106章 挖角應節(上)

      高務實弄清楚百峽的基本情況之後,便將劉綎叫了回來,向他做了個簡單的說明,然後道:“百峽今後便沒有什響馬一說了,不過這件事並不是咱們幾個人在這比劃比劃就算完事,空口無憑,順天府也好,宛平縣也罷,都不是這般輕易就能交代過去的,所以咱們還要商量一下這件事究竟怎說。我看這樣,咱們先一起去與令尊商議一下。”

      劉綎剛才聽說百峽投了高務實,心也是擔心到手的一樁功勞不翼而飛,聽高務實這一說,倒是略微放心了不少,表示同意。

      三人於是一起來見劉綎,大概是高務實他們這一去時間有些久,這次小蘿莉倒是不在了,隻有劉顯一人。

      高務實說明了來意之後,劉顯也是稍稍有些詫異,看了曹淦一眼,沉吟片刻,才道:“百峽既投了高公子,這武力攻取的事倒是可以作罷,不過高閣老和張侍郎那邊還未得到消息,我意高公子還是早些與他們二位取得聯係,把事情通稟一下,免得他們二位急火攻心之下已經向順天巡撫施壓,屆時事情就不那好辦了。”

      “此乃題中應有之義,待會我就再寫兩封信給他們,將事情說明。反正都要到明日,信件才能送出,時間上還是來得及的。”高務實稍稍蹙眉,道:“眼下的問題在於,百峽忽然棄暗投明之事,需要我等找出一個理由來,一則是為劉將軍你掙一份功勞,好讓我三伯和大舅在朝中方便說話,二則是百峽眾人也要籍此洗白身份。”

      劉顯想了想,卻道:“京中銓事,劉某實在不甚明白,不敢隨意胡說。不過京師不比地方,似百峽這般規模,已可稱之為巨寇,光是宛平縣隻怕不敢隨意置喙,甚至順天府也未必能夠決斷,若依劉某之見,此事隻怕還要落在順天巡撫身上……敢問高公子對這位順天巡撫可有了解?”

      高務實道:“順天巡撫劉應節,字子和,山東濰縣人。此公乃張閣老之同年,清正勇果,今我三伯中玄公掌銓,深知其人,曾稱此公乃是一名不可多得的能臣。”

      高拱帶高務實來京,平日有暇,常為高務實品評當世人物,其中對劉應節的評價著實不低,尤其是特意給高務實說過劉應節早年在庚戍之變時的絕佳表現,讓高務實印象頗深。

      當時俺答已經攻破薊州,到達昌平,接著流竄密雲、懷柔,在京師外圍搶掠,一路竟未遇到抵抗。

      京師告急,朝堂震動,甚至有大臣提出請嘉靖帝棄都南巡。好在這時四方趕來的勤王兵馬雲集京師附近,嘉靖帝因此有了一戰的底氣,令兵部組織反攻。可盤踞城外的勤王兵馬因畏懼俺答威勢,遲遲不願出戰。

      彼時,困守京師的劉應節對此困惑不已。後來他才得知,是兵部尚書丁汝夔受嚴嵩蠱惑,秉承“不求功求無過”,令諸將率軍緊隨敵軍尾後,不可輕舉妄動。俺答在城外擄掠八日,明軍就做了八天護衛隊,坐視百姓哀嚎無動於衷。劉應節將自己的憤懣和不滿,留在了文字。

      皇宮的嘉靖帝,同樣憂心忡忡。勤王兵逡巡不前,和南梁侯景叛亂時的景象如出一轍。梁武帝蕭衍被圍台城(南京),勤王兵馬也是四方雲集,卻遲遲不進,坐視他被活活餓死。嘉靖帝想到此事,數番羞惱,出離憤怒。

      嘉靖帝思來想去,認為當務之急還是安撫軍心,避免被動。於是便讓戶部派員,攜物資出城犒賞勤王兵。可城外胡虜縱橫,勤王官軍不知駐紮何地,今番貿然出城,無異羊入虎口,多半是要有去無回。所以在戶部開會之時,心知肚明的眾官隻是各自相覷,沉默而不言語。

      這種沉默,讓劉應節感到羞憤,他決意打破這死灰般的寂靜。他主動請纓,並憤然道:“主憂臣辱,臣身奈何懼死?此臣子授命之秋也。”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106章 挖角應節(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106章 挖角應節(上)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