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文華召對(上)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146章 文華召對(上)

      第146章 文華召對(上)

      次日一早,天還沒亮,大明中樞的中樞,紫禁城內已經有不少宦官宮女提前忙活開了。今日不比往日,宮內最忙的地方竟然是平日稍顯冷清的文華殿。

      文華殿始建於永樂**,位於外朝協和門以東,與武英殿東西遙對。因其位於紫禁城東部,並曾一度作為太子視事之所。五行說東方屬木,色為綠,表示生長,故太子使用的宮殿屋頂覆綠色琉璃瓦。

      文華殿初為皇帝常禦之便殿,天順、成化兩朝,太子踐祚之前,先攝事於文華殿。後因眾太子大都年幼,其實並不能參與政事,尤其是到了嘉靖帝,這位指望長生不老的皇帝根本不肯冊封太子,於是在嘉靖十五年時又改為皇帝便殿,後為經筵之所,建築隨之改作黃琉璃瓦頂。嘉靖十七年,又在殿後添建了聖濟殿。

      總的來說,文華殿是皇帝聆聽翰林學士經筵進講、太子進學、監國的殿宇,同時也是皇帝偶爾臨禦的便殿。

      文華殿主殿為工字形平麵。前殿即文華殿,南向,麵闊五間,進深三間,黃琉璃瓦歇山頂。明間開六扇三交六菱花扇門,次間、梢間均為檻窗,各開四扇三交六菱花扇窗,東西山牆也各開一方窗。殿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文華門。後殿曰主敬殿,規製與文華殿略似而進深稍淺。前後殿間以穿廊相連。東西配殿分別是本仁殿、集義殿。

      大明設有“文華殿大學士”一職,理論上的職責是輔導太子讀書,當然實際上這是個虛差,文華殿大學士乃閣老之一,當然並不會直接給太子做老師。

      順便提一句,有明一朝的大學士,通常以中極殿(華蓋殿)大學士為首輔,建極殿(謹身殿)大學士為次輔,剩下的幾位閣老按照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並遷轉,文華殿大學士排在第三位,可見分量不低。

      東華門內的協和門東北整片都是以文華殿為主體的建築群,建築宏麗,但殿貌簡單。文華殿堂內無匾,東西配殿有精一堂、恭默室、九五齋。

      因為文華殿靠近輔臣辦公機構內閣,皇帝如果理政勤奮,便會經常在文華殿思考政務。譬如仁宗就曾在奉天門的西牆上,張貼重要官員名錄,到了英宗時則改在文華殿,張貼中央和地方文武官員姓名,孝宗也是如此。不過到了隆慶這兒,這位皇帝雖然也依舊照辦,但他來文華殿的時間是很少的——畢竟在隆慶看來,自己隻需要用對輔臣,天下大勢就基本算是盡在掌握,作為皇帝反倒無須事事關心。

      文華殿後的小殿,名為玉食館,而西北則有一座簡陋的木製小屋,名為省愆居。之所以是個簡陋的木質小屋,是因為每當國家遇到重大災難時,皇帝必須在這修省。不過這地方的象征意義遠高於實際意義,曆史上幾乎是到了崇禎年間,因為邊亂和國內戰亂不斷,崇禎皇帝多次來省愆居苦修,想通過反省自己的過失來消彌戰亂,而在他之前,這房子差不多算是白建的。所以高務實一貫認為崇禎是個無力挽狂瀾之能,卻真有勵精圖治之心的皇帝。

      按理說,有明一朝的太子,最早在五歲、最遲不過十三歲,都必須開始係統地接受儒家經典的熏陶,專業用語叫做“出閣講學”。太子的出閣講學儀式,類似於皇帝經筵進講的儀式,同樣在這文華殿舉行。此後每天由皇帝選派的太子師傅,在文華殿的東廂房輔導太子講讀。

      而皇太子在十四歲前後,照例要舉行標誌著成年的冠禮,這冠禮儀式舉行的地點也同樣是在文華殿。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146章 文華召對(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146章 文華召對(上)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