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流彈凶猛(上)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182章 流彈凶猛(上)

      第182章 流彈凶猛(上)

      就在馬芳在宣府總兵衙門懷疑自己與趙岢換防這件事有高務實的影子時,高小公子已經離開翰林院,坐在馬車上往皇宮而去。

      本來,他是打算在太子伴讀這件事確定之後就悄悄去和劉顯父子見個麵的,但朱翊鈞的閑極無聊讓他沒能抽出這個空,隻好派人去傳了個口信,說等太子不明確相召的時候再去。

      其實劉顯也很想跟高務實見上一麵,畢竟高務實回京雖然隻有幾日,但京師民間風評對劉顯已經十分有利,而朝廷那邊也已經有韓楫領銜上疏,要求南京都察院就劉顯革職候勘一事仔細查證,務必確保不是冤假錯案——言下之意就是現在肯定是冤假錯案了。

      對此內閣還沒有明確批複,但並不是其中出了什漏子,而是韓楫的上疏隻是第一波,後續還有跟進的——高拱嫡係、晉黨等都會挑幾個人出來上疏。

      按理說,區區一個武臣的“小事”,犯不著這大的排場,但考慮到南京守備勳臣畢竟也是與國同休的魏國公,且劉顯又是第一個投效高拱的南軍大帥,因此麵子給得比較足。

      當然,除了麵子因素之外,還有一個不足為外人道的原因就是,眼下趙貞吉為總憲,南京都察院其實也要聽趙貞吉的指揮,高拱為了讓趙貞吉知道自己對此事的重視,所以故意把聲勢做得浩大一點,免得他跳出來搗亂。

      趙貞吉自從掌握都察院以來,一直把都察院看做自家後院,對於高拱這種對南京都察院指手畫腳的行為很是不滿。不過,眼下他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京營改製這一塊,正跟霍冀打著嘴仗,兩個人輪流上疏,一個說京營舊製弊端重重,不改不行;一個說京營貴在穩定,隻有三營分製,兵權不集於一人,才是長久之策。

      隆慶那邊對此還沒有個定論——關鍵是內閣沒有定論,所以隆慶也就習慣性的先不回話,等內閣有了態度再說。畢竟隆慶帝有一個優點就是很有自知之明:論看人,他頗有自信;論理政,他更信高拱。

      趙貞吉雖然一貫自負,但對這一點其實還是看得很清楚的,所以他思來想去,覺得既然高拱還沒有對京營改製這件大事上跟自己對著幹,那對於徐鵬舉和劉顯之間那點小事,自己也就讓一步得了,不去跟他計較。

      他想了想,又怕南京那邊因為自己和高拱關係不睦而自作主張,於是幹脆去了道公函,說了一通空話,其中有用的部分大意是:近來有言官風聞南京守備勳臣徐某因索賄不成,打壓誣告前狼山總兵劉顯,我趙某人曆來執法必嚴,所以這件事你們要給我好好查一查,如果真有問題,不要等“別人”揪出來,咱們自己提前處理掉!

      寫完這封公函的趙貞吉頗為得意,心說這一來,我就不算是怕了你高胡子,我這是執法嚴厲,有錯必糾。況且,隻要是南京都察院先把問題查明,而不是你那些在南京的門生得了先手,那這件事我反倒還多了幾分主動權……妙啊!

      至於這件事頭潛藏著的劉顯可能投向了高拱一事,趙貞吉卻毫不在乎——笑話,區區一個總兵,當初連一個通州同知都能搞得他狼狽不堪,他堂堂趙閣老、趙總憲又豈能放在眼?就算這次趙岢被逼得與馬芳互換防區,也隻是他趙閣老摟草打兔子,為了搞掉陳其學而挨了流彈而已。劉顯要投高拱,那就讓他投唄,南邊倭寇這幾年越來越弱,雖然還時不時跳出來惹事,但大體局勢已經被控製住了,朝廷重心明顯轉回了北方,區區劉顯能翻起什風浪來?

      要真說武臣頭讓趙貞吉覺得有些礙眼,甚至想要除掉的,也不是沒有,而且有兩個:馬芳和戚繼光。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182章 流彈凶猛(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182章 流彈凶猛(上)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