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各有所求(上)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208章 各有所求(上)

      第208章 各有所求(上)

      隆慶年間,武將的確早已經不值錢了,但這頭也不是沒有極個別的例外。譬如成國公和英國公兩家,甚至包括定國公等,多少還有些虎死不倒威的氣勢。他們相比那些大權在握的文官們而言,雖然在朝堂爭鋒上不是對手,可是卻有一點先天優勢:他們的家族與國同休,而文官則卻隻能保證自己在位時的風光。

      科舉選官製度使得文官集團權勢熏天,尤其是在一些事關整個文官集團利益的事情上,他們能自覺的團結起來,上逼天子,下迫武臣,以文官集團之利益為天下之利益;但與此同時,科舉選官製度也使得文官們的權力有明顯的時效性,在位之時眾星捧月、一呼百應,而一旦去位,則泯然與鄉民無異也,且其權力無法以單純的血親關係來繼承。

      父輩為宰輔重臣,兒輩若又考得進金榜,這種情況還比較好說,因為父輩的人脈資源有不少都能得到利用,算是為兒輩的仕途鋪平了道路;父輩為宰輔重臣,兒輩卻考不到進士,那這一家基本上就算是走向沒落了,如果幾代都沒人能再度考中,沒落幾率基本是百分之百。這種家庭就會很擔心祖輩當大官時得罪了某些記仇的勳貴,因為自家已經隻是普通人家,而人家卻是與國同休的勳臣貴戚,捏死自己跟玩兒一樣——畢竟你已經沒有功名這個附身符了。

      所以文官們雖然極力壓製武將乃至勳貴,但對於這幾家頂級勳貴,還是多少給些麵子的。高務實當然也不能免俗,他也不想因為太子伴讀一事把京中的頂級勳貴們得罪個遍,更何況他將來的很多改革還有賴於勳貴集團的支持,或者說起碼不至於團結起來拚命反對、各種拉後腿。

      高務實和許多他在小說的看到的穿越者不同,他不主張那種一切靠權勢或者實力強壓著改革的做法,雖然那看起來很爽,但他覺得那有些過於想當然。

      有句話說得好,哪有壓迫,哪就有反抗。很多穿越者覺得自己是站在曆史的高度來進行改革的,所以你們一切聽我的就行,如果不聽,那就弄死好了。但高務實卻覺得,改革這種事,雖然免不得有必須“用強”的時候,但更多的時候還是要靠利益引導和政治妥協來達成。

      還是那個原則,君子不是不能動手,但能動口解決的就堅決不動手,能用錢擺平的堅決不用刀擺平。這些勳貴雖然看似已經沒什用了,但實際上還是有的,且不說別的,光是他們的政治象征意義,那也是很大的作用啊。

      按照***的教導:政治就是把我們的人越搞越多,把敵人的人越搞越少。所以勳貴如果能團結,那高務實一定也會去團結,隻有實在團結不了的那種頑固分子,才會被他加入黑名單進行分別處理。

      因此,就有了這次他邀請京中勳貴子弟春遊踏青這件事。

      當然,受邀者都是上次在太子伴讀事件中被皇帝召進宮陪太子玩了十來天的那些人。這也是為何朱應楨與張元功收到了邀請,而李宗城沒有收到邀請的原因——李宗城是陪他父親李言恭臨時決定來京的,實際抵京才幾天呢。

      聽到門子匯報說朱應楨、張元功派人來問能不能帶上李宗城一起,高務實就笑了起來。

      他不是朱應楨和張元功這種隻關注京師這屁股大一塊地方的人,所以李宗城這眼巴巴湊上來的原因,他幾乎一下子就猜了出來。

      李宗城他們家不可能對京營有什想法——京營的軍戶沒有一個在他家名下,他家的軍戶全在南方,跑來京師做戎政總理,怎可能?別的不說,你軍戶都沒一個,拿什鎮住場子?

      所以他們家的根基在南方,目光也大致隻能是放在南京。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208章 各有所求(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208章 各有所求(上)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