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財帛動人(下)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219章 財帛動人(下)

      第219章 財帛動人(下)

      在勳貴們看來,高務實因為高拱的地位關係,實在沒有什需要他們幫忙去做的,更沒有什需要畏懼他們的,所以他們覺得高務實的條件提了跟沒提一樣,輕鬆到甚至讓人覺得其中有詐。

      可是在高務實看來卻非如此,這群勳貴雖然在打仗方麵已經完全沒有指望了,但他們仍然是大明權力體係之中的重要一環。雖然自土木之變後,勳貴勢力幾乎算是退出權力中心舞台了,但事實上他們作為與國同休的一部分,無論其政治象征意義也好,還是在衛所經濟中掌握的權力也罷,乃至於在將來高務實設想中的大改革頭需要扮演的角色,都需要高務實把他們籠絡起來,加以改造和引導。

      在高務實看來,一個國家,在大明這樣的時代,一定是需要所謂精英階層的,但是高務實同時也要求,這些精英階層必須是真正意義上的精英,而不能是坐在祖先功勞簿上吃空餉的廢物。所以,改造和引導必不可少,而在改造和引導的過程中,好好配合的一部分人,將成為改革後的新精英階層、新勳貴,不肯配合或者跟不上隊伍的,那就不好意思了,大改革就是淘沙的大浪……

      高拱的改革,在高務實想來,隻是他計劃中大改革的先聲,因為高拱囿於時代局限,不可能有太多對大明根子上的改動。譬如說,高拱對吏治的改革,無論是四侍郎製、強化官員考核、加大對舉人的任用等等,在高務實看來都是治標,甚至治標都談不上,隻能說是修修補補。而高務實自己將來要動的,卻是分步驟改動整個科舉體係!

      這兩者之間的難度,根本不能以道理計,前者隻要權力夠就行,反對的力量不會太大,畢竟再怎改,科舉本質沒變。後者就不同了,一個弄不好,就是身敗名裂。

      因為高務實絕不能容忍全國的精英隻學“語文”一科——儒學當然不能說隻是個“語文”,最起碼還得加上哲學什的,但從效果類比來說,也差不多就是這回事了。

      全國官員都是哲學家?聽起來好厲害的樣子,可是那有什鳥用?

      高務實作為一個以紅朝基層小官員身份穿越的人,他在大學學的是法律,在黨校學的是經濟——說實話這也是當時最流行的“配置”之一,所以他怎可能認為隻學儒家就能改變中國的命運?

      還不要說法律和經濟這些偏宏觀的學科了,更基礎、更具體的數學難道不要搞?物理難道不要搞?甚至化學難道不要搞?

      別說這些都得要搞起來,甚至連財會,高務實覺得都必須得搞——你瞧瞧大明這渣一樣的稅收和財政體係,本身就渣到讓人無語了,而與之相關的核算體係、審計體係等等,全是簡陋到不能再簡陋,甚至根本就沒有!

      要不然能出現徽州絲絹案這種錯了近兩百年的“冤假錯案”?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怎重新打造一個新的財稅體係?怎搞好將來的進階版市舶司——海關?甚至,怎通過各項經濟數據來確定某個地區應該交多少稅?

      做這些事情,真不是區區一個高務實就能搞定的,他需要人才,大量的、專業的人才,能發掘的盡量發掘,沒有能夠發掘的,盡力培養!

      改造一個國家,真的不是開發幾件兵器、練幾支強軍、乃至建幾個工廠就能完成的。

      打個比方:要不是後世黨的組織力量足夠強大,能有在三四十年時間,從中央財政幾乎破產的超大號朝鮮,一躍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的偉業?

      這頭靠的難道是西方整天鼓吹的皿煮籽油?

      顯然不是,這頭靠的正確的發展方向、強大組織能力以及……聰明勤奮而又忍耐力爆表的中國人民。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219章 財帛動人(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219章 財帛動人(下)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