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奉旨觀政(二)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274章 奉旨觀政(二)

      第274章 奉旨觀政(二)

      太子如果被皇帝授予監國大權,他的教令當然是有法律效力的,隻要不和皇帝本身的旨意衝突,天下百官都得遵從。如朱棣當年北伐,就數次命太子朱高熾監國,而監國太子下達的命令,理論上才是太子教令,似朱翊鈞這道命令,正式的講隻能叫太子令。不過太子畢竟是儲君,大家平日還是會把太子發出的命令統稱為太子教令的,就好比後世的人見麵,對方是一位姓張的副主任,但人家稱呼他的時候肯定是叫他張主任而不是張副主任一個道理。

      所以高務實手這道太子教令的真正意義,並不是拿著它就擁有了實際上的法律效力,而是一種象征意義:太子非常關注這件事,高侍讀的一切所見所聞都必然上達天聽——畢竟皇帝是寵子狂魔,太子知道了可不就等於皇帝知道了?

      換而言之,拿著這道教令的真正威力在於向所有人表明了這樣一個事實:不給高侍讀麵子等於不給太子麵子,不給太子麵子等於不給皇帝麵子。

      言官敢不給皇帝麵子,因為除非皇帝自己不要麵子了,否則無法把言官如何。但尋常官員不可能隨隨便便就不給皇帝麵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你都不尊重,書讀到狗肚子去了嗎?

      看明白這道太子教令真正含義的人已經明白,這次出巡宣大,雖然名義上的正使是工科都給事中程文,但恐怕真正被陛下父子關注的,反而是這個被外界看做公費旅遊的高侍讀。

      不過此時此刻,高務實已經顧不上關注這些事了,他正在前往大同的路上。

      這是他第一次享受欽差出行的待遇,雖然名義上他隻是副使,並且被聖旨嚴格規定了隻能做一個不說話的副使,但作為正使的程文是他的“師兄”,乃是高黨核心成員之一,其人深知此次欽差出巡宣大的前因後果,因此對高務實這位小師弟非常關照,說“早請示晚匯報”可能有些過了,但事事相詢總是差不離的。

      欽差儀仗其實也沒啥看頭,高務實在皇宮看到過不知道多少次皇帝儀仗(非全副儀仗),甚至看過太子出閣讀書時的全副太子儀仗,自己眼下享受的所謂欽差儀仗完全不夠看。

      但這次的欽差儀仗與平時不同,因為高務實帶上了兩百家丁。

      欽差出行是可以帶家丁跟隨的,尤其是如果前往戰亂或者即將戰亂的區域,國朝對此沒有太多限製——其實早年有些規定,隻是那些規定早就是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了,在軍事家丁製度盛行之後,幾乎沒人再提,反正朝廷不會給你的隨行家丁出錢,你自己負擔得起你就帶唄。甚至,要是再過幾十年,隨行的軍事家丁們,朝廷都會酌情撥款。

      高務實麾下可以稱之為“軍事家丁”的人手,如果各方麵加在一起算,已經逼近兩千大關,不過他可不會蠢到把這兩千人集中起來,那是找死的行為。

      他首先是把這批軍事家丁分別給於不同的名義,雖然在內部他們統稱為家丁護衛團,但對外卻不是這說的,對外的時候他們的名字很多,譬如京華商隊護衛、三慎園護院家丁、百峽護寨家丁、開平京華家丁護礦隊等等,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同時,他又很小心的把這些人分散布置:三慎園放了三百,百峽放了三百,開平放了三百,京師放了兩百……至於大同和宣府,因為要通往口外行商,安全最無保障,所以各有四百。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274章 奉旨觀政(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274章 奉旨觀政(二)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