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奉旨觀政(十五)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287章 奉旨觀政(十五)

      第287章 奉旨觀政(十五)

      高務實好端端的為什要把話題往喇嘛身上帶呢?

      因為喇嘛教是高務實“馴狼為犬”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俺答汗這一代就是最為關鍵的時間節點!甚至,要不是因為把漢那吉這一次的事,俺答汗可能已經開始他的改教計劃了。

      俺答汗一生征戰南北,不僅南下牧過馬,還去西邊吹過風,把漢那吉這次南投前,俺答的大軍都已經往青海去了,隻是因為孫子這一鬧,才不得不改變計劃,回師豐州川。

      曆史上,俺答為了更好的控製青海,並將實力深入西藏,在和大明的通貢完全達成之後,俺答汗便再次拾起西征計劃,前往青海,在仰華寺與雪區喇嘛領袖索南嘉措會晤,宣布蒙古人全麵皈依喇嘛教——當然蒙古左翼那邊他管不著。

      由於喇嘛教吸收了薩滿教的許多教義,在傳播中沒有遇到強烈抵抗。而且因為喇嘛教反對薩滿教的殉葬、血祭和牲祭等消耗大量財富的祭祀儀式,大幅度提高了牧民的生活水平,所以迅速在牧區傳播開來。

      喇嘛教在傳播過程中,最大的對手當然是是薩滿教,於是出現佛爺收走了薩滿經書的故事——在牧區關於喇嘛與薩滿鬥法的故事還有很多。

      但是高務實當然沒有如此好心好意,單純為了提高牧民生活水平就支持喇嘛教取代薩滿教,他支持喇嘛教的原因是他知道喇嘛教對於蒙古來說,完全是“欲練神功,揮刀自宮”。

      喇嘛教在初期確實為蒙古的經濟和文化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在佛爺們的幫助下,蒙古人有了自己的文字,與明朝不再劍拔弩張,邊境貿易也如火如荼。

      然而隨著佛教的興盛,成吉思汗時代所最後遺留下來的樸素、尚武之風日漸消弭,底層人民將希望寄托與虛無縹緲的來世,王公貴族則是傾其所有以換取來世幸福,特別是進藏熬茶,致使大量財富流入喇嘛之手。

      財富畸形分配,僧侶不事勞作、不交賦稅的代價就是蒙古再也無力與明朝、清朝一爭高下,還因為青年男子都向往成為喇嘛,致使人口急劇減少——當然明朝比清朝還是仁慈了很多,沒有像清朝一樣,堅持兩百多年在蒙古搞“減丁”。

      嗯,高務實雖然一直認為清朝是渣渣,但不得不說這個政策還是很有想法的,隻不過野豬皮就是野豬皮,動作實在是太簡單粗暴了,所以仁慈寬厚的高侍讀早已計劃好,在將來用一些更柔和、更冠冕堂皇的手段來做這個“減丁”工作。

      目的就是這樣一個目的,至於為何要跟把漢那吉提前說起喇嘛教,則是由於曆史上俺答被把漢那吉這次鬧出的事情一耽誤就是接近十年,直到萬曆六年,他才認定右翼蒙古和大明的通貢與和平取得了圓滿成功,這才抽出時間前往青海。

      這太久了!

      高侍讀這樣一個樂於助人、做好事不留名的謙謙君子,怎能夠容忍蒙古人民享受佛光普照的時間往後推這久呢?

      揮刀自宮這種事情,動作一定要快!猶猶豫豫的像什話,到底切是不切啊?

      至於高務實提到京師的大喇嘛們,這個也不是瞎說。別看大明在高務實眼,內部的問題簡直多如牛毛,再這搞下去,幾十年後就得病入膏肓、藥石無醫,可是大明周邊的國家卻沒有哪一家敢小看這個中華天朝。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287章 奉旨觀政(十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287章 奉旨觀政(十五)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