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安陽之行(六)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340章 安陽之行(六)

      第340章 安陽之行(六)

      郭樸可能以考校來推辭高務實拜師的舉動,高務實此前就有過心理準備,因此聽了這話既不驚訝,也不畏難,隻是平靜地一拱手:“請先生出題。”

      郭樸微微點頭,道:“中玄在信中說,你最先讀《大學》,尤愛《大學衍義補》,丘文莊公天下大才,此書之中倒也頗有論財之說,既如此,我便以財出題: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足矣。”

      高務實問:“小子在何處做題?”

      郭樸指了指旁邊屋:“那邊即是書房,筆墨紙硯俱有,你自去吧。”

      高務實也不客氣,微微躬身一禮,便自己去了。

      到了書房,才發現郭樸家的確簡陋,雖然不至於像他詩中所言“茅屋”,但也著實有些寒酸,地麵連青磚都沒有,隻是夯土軋成,甚至不怎平整。

      幸好安陽也算是北方,倘若是南方的話,到了春夏之時,鬼知道這房子有多潮濕。

      這下子沒有聽琴賞月給他鋪紙研墨,他隻能自己先研墨,一邊研墨一邊思索這道題的破題之法。

      這道題出自《大學》第十章,原文是: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足矣。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災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這題屬於全章題,即一整句,很符合高拱此前對郭樸的分析:郭樸這個人,喜歡堂堂正正。

      具體到這道題: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足矣。

      “生財”就是生產的大道,這個道就是原則,也就是生產財富有大的原則,什原則呢?

      “生之者眾”,也就是說生產的多,“眾”就是眾多的意思。

      “食之者寡”,這個“食”就是隻享用,就是少的意思。也就是大家都從事生產,那生產的人就多了。比如朝廷麵沒有閑職,吃白飯的,沒有這些職位,那食者寡矣,享用這些俸祿而不做事的人就少了。

      “為之者疾”,“為之”就是創造財富。“疾”就是迅速的意思,就是創造財富迅速。

      “用之者舒”,指使用財富緩慢,即謹慎使用,不浪費,“則財足矣”,那這樣的話,財富就能永遠充足,“”就是永遠充足。

      破題者,最簡單的說法就是點破題目之要義。這道題的要義是什?其實就是第一句:生財有大道。

      重點有兩個:生財,大道。

      高務實估計,郭樸出這一題,可能是為了提醒自己,生財是大道,而非小道,希望自己不要誤入歧途,光想著自己賺錢。

      所以,這道題需要一分為二:首先,財是可以“生”的;其次,這是大道,要著眼天下,而不是局限一隅。

      高務實笑了笑,有解了。

      說大話嘛,我開過那多會,很擅長的。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340章 安陽之行(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340章 安陽之行(六)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