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人事調整(下)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543章 人事調整(下)

      第543章 人事調整(下)

      通常而言,首輔和次輔聯名上疏,皇帝很少有直接否決的。但是具體到請求增補閣臣一事,則有所不同。

      朱翊鈞毫無意外的直接朱批否決了,理由是:“卿等三輔臣理政清明,忠貞職守,事無巨細,處理明白,內閣運轉如常,無須增補,所請不允。”同時,還頒賜內閣三輔臣“銀幣錦緞各有差”。

      不用懷疑,不是皇帝對內閣有意見,正是沒有意見才會這樣批複和處理。因為通常來講,增補閣臣,意味著皇帝覺得內閣現在的辦事能力有欠缺,需要補充人手,如果內閣一請求增補,皇帝立刻就同意了,那對於內閣而言,未免有些丟臉——說明你們幹得不行啊。

      所以正常來說,皇帝肯定是先要“所請不允”的,這是正常操作。至於賞賜,其實皇帝經常會賞賜閣臣以及其他大臣,但這次的賞賜稍有不同,代表的是皇帝對內閣工作的肯定——我不僅認可內閣現在的工作,而且覺得內閣幹得相當漂亮,所以額外再賞賜一波作為獎勵。

      接下來,郭樸就需要單獨上疏了,疏文中的意思非常懇切,說自己日漸年邁,雖然張四維、申時行二位都是國朝棟梁,將來肯定能挑得起大任,但閣臣選用事關重大,尤其需要經過鍛煉,就好比中了進士還要考選庶吉士一般,是有講究的。所以呢,請求皇上為將來計,允許增補兩位閣臣,入閣參與機務,早日打下輔政理政的基礎,日後萬一老臣不在了,他們也能毫無滯礙的接過重任,不使朝廷政務有所延誤,是以增補兩名閣臣很有必要。

      這道奏疏就不光是擺道理,而且是述衷腸了,皇帝不得不考慮。所以在下旨安撫郭樸這最後一名顧命老臣的同時,皇帝也虛心請教有哪些大臣可以考慮增補進內閣。

      郭樸由是再次上疏,推薦了四名人選,這四人分別是餘有丁、潘晟、王錫爵、許國。

      郭樸的這次推薦很有意思,他說增補閣臣兩人,卻推薦四位候選人,而且並不是以資曆排序推薦的。

      排在他推薦條陳第一位的是餘有丁,字丙仲,號同麓,鄞縣(今浙江寧波)人。

      餘有丁年少時有勤學苦讀之名。嘉靖四十年舉順天鄉試,嘉靖四十一年中進士一甲第三名,也就是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執草詔敕。隆慶初年,充實錄篡修官,遷太子洗馬兼修撰,是第二批太子日講官之一(第一批在本書第一卷有寫),繼晉左諭德兼侍讀。以疾請歸,不準,改官南京。得便常回家鄉,購山於東錢湖畔,構築亭榭欲終仕途。

      到了萬曆元年,以新君日講官資曆,改右庶子領南京翰林院。萬曆二年,任國子監祭酒,頗有建樹。時太學生多喜歡結伴閑遊,怠惰於學。餘有丁任國子監祭酒後,覺得國子監學風不振,便嚴加禁止此類活動,並下令諸生相互監督檢舉,如果有違規不報者,則一同連坐受懲,學風為之好轉。

      萬曆六年,進吏部左侍郎。此時吏部尚書是由郭樸兼任,所以餘有丁這個左侍郎算是郭樸的親信。但由於餘有丁本身是浙江寧波人,他也被很多人看做心學一脈。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543章 人事調整(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543章 人事調整(下)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