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此乃詐降也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742章 此乃詐降也

      第742章 此乃詐降也

      萬曆九年三四月份對安南後黎朝鄭氏家主鄭鬆而言,實在是人生中最灰暗的兩個月。

      他從一戰大破莫朝輔政王的全民英雄,變成了喪師失地、狼狽逃竄甚至於窮途末路的喪家之犬。

      人生起落之大,實在叫他難以承受。

      但鄭鬆畢竟是鄭鬆,是那個曆史上硬生生靠著清化乂安根基就滅掉了莫朝的安南梟雄,即便知道自己這次已經在劫難逃,卻仍然要拚死一搏。

      但所謂拚死一搏,並不是指沒腦子的拿著三萬多殘兵敗將去硬碰高務實的十萬大軍,恰恰相反,越是到了這種時候就越要用腦,在用腦的同時,還要不惜命!

      即便不能反敗為勝,至少,也要讓來犯之敵付出的代價更大一些。

      這,就是鄭鬆現在想做的和正在做的事。

      他先是把參與行刺高務實的兩名主事之人悄悄殺了,砍下首級,派人送去給高務實,順便呈上自己的悔罪書和降表,聲稱自己當時豬油蒙了心,派人去廣西挑動大明和莫朝之間的關係,讓莫朝無法全力南下,但的確沒有讓這些蠢貨幹出那樣的“人神共憤之舉”。

      不過眼下大錯已經鑄成,自己也不敢奢求寬恕,隻求高按台看在“安南黎庶久經戰亂,數十年來,未有一日之安”的可憐份上,不要再大動幹戈,他願意“囚首徒跣於英都城北,奉獻黎逆於按台駕前”,還要“匍匐又拜,獻土地於天朝;叩首再三,呈民籍於直指。”

      總而言之一句話:投降。

      而且是比當年莫登庸還要誠懇一百倍的投降——莫登庸投降歸投降,當時他的降表雖然也說得低三下四,但好歹留了一句話:“請奉正朔,永為藩臣”。

      那意思就是,我投降歸投降,藩臣還是要當的,否則沒得談。

      但鄭鬆這就幹脆多了,他也知道大明視他為叛逆,藩臣什的根本沒指望,幹脆一不做二不休,除了請高務實不要傷害百姓,對於自己的投降條件一字不提,就仿佛任憑高務實怎處置都行的模樣。

      刺客的人頭和鄭鬆的悔罪書、降表送到清化時,高務實正準備明日出兵南下。但鄭鬆這降表是光明正大送來的,清化城中一下子就傳遍了,遮掩都遮掩不了。

      高務實現在不光是廣西巡按,在阮秉廉的背書之下,他還是代表大明士林的“天朝大儒”,這個身份對於穩定安南高層好處很大,但也會導致一些限製,譬如眼下,他就必須得按照規矩禮儀來接見鄭鬆的請降使者。

      使者是後黎朝的一位大臣,據說還是一位博學儒者,但高務實對其沒有興趣,隻是公事公辦地接待了一番,按照古往今來的慣例問了一些廢話,就將其打發下去休息了。

      至始至終,高務實沒有表示是否接受鄭鬆的投降。

      後黎朝使臣退走之後,高務實麾下的將領——不管是廣西土司還是莫朝降臣,一個個都是喜笑顏開。

      不用打仗就能把乂安接收過來,可不是大大的好事?黎氏叛臣此番終於拜服在大明天威之下,對等著回去“分紅”的土司也好,對恨黎逆鄭逆入骨的莫氏也罷,都是大喜啊。

      更何況乂安既定,順化的阮潢還有什好蹦躂的,也無非是個獻地求降的結果。

      安南就此大定了啊!

      但大家高興了一會兒,卻發現高按台隻是麵無表情地坐在那,絲毫沒有任何情緒表露,不禁都是一怔。

      黃芷汀問道:“按台怎不高興?”

      眾人也都一副麵有疑色的模樣,顯然這句話也問出了他們心中所想。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742章 此乃詐降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742章 此乃詐降也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