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讓麻貴跟我走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817章 讓麻貴跟我走

      第817章 讓麻貴跟我走

      麻錦,麻祿之子,麻貴之兄,今年四十多歲,官至大同總兵官。

      其弟麻貴,十多年前與高務實在大同邊關相識,彼時乃是德勝堡守備,如今十一二年過去,他也已經官至宣府副總兵——他和他兄長麻錦兩人,大體一直在宣大和山西三鎮任職,但通常不會安排在同一鎮。

      麻錦是馬芳致仕之後以副總兵升至總兵的,本身跟馬芳關係也不錯,加上麻家世代鎮守宣大山西一線,肯定是依附晉黨從而又成為高黨附庸的,因此麻錦對高務實異常尊重,恭恭敬敬上前見禮。

      “末將麻錦,恭迎欽差蒞臨大同。”[無風注:百度百科“麻貴”條目記載其兄麻錦“萬曆五年卒”,此條必有誤!

      因為《神宗實錄》中有明確記載,萬曆十年時麻錦還在任。甚至萬曆十一年時,他還被巡按禦史陳性學參劾,原因是麻錦之子麻承勳(彼時為獨石堡參將)勒索玉帶一條、白銀二百兩去給總督鄭洛祝壽,巡按參劾基本一參一個準,所以很快麻錦就被兵部革職;

      次月,宣大總督鄭洛上疏為麻錦辯解,並表示巡按所聽傳言有誤,但鄭洛仍然自請辭職,萬曆溫言慰勉,不允辭;萬曆十二年,兵部再次明確麻錦革職究罪——請注意這個時間,萬曆十二年是張四維已經丁憂歸鄉之後,此時麻錦朝中無人,晉黨又被某些人打壓,因此麻錦這個總兵級的武將(品級高而朝中地位低)才會被以這樣的名目整倒。

      至於麻貴,他運氣比較好,萬曆十年年底的時候被調去當寧夏總兵了,所以沒被牽連太深。由以上記載也可見,百度百科真是不能太信。]

      麻錦現在沒著甲胄,行的是拱手禮。

      高務實笑地隨手回了一禮,道:“麻總戎,十二年前本官來此,與你緣慳一麵,今日補上,倒也不遲。”

      “能麵見高公,錦三生有幸。”

      文臣武將地位之懸殊,從麻錦的語氣中顯露無疑,他麻錦兩倍於高務實的年紀,還是堂堂一位總兵,也得管人家叫“高公”。

      高務實笑了笑,又問道:“你兄弟麻貴呢?還在宣府?”高務實這語氣,就是典型的上對下說話的範了。

      但麻錦一點沒覺得有什不對,微微躬身道:“勞高公掛念,舍弟確在宣府。舍弟時常提起高公昔日在德勝堡時的風采,今日一見,錦方知見麵更甚聞名,高公‘二百年來真魁首’,卓然不群,天人之姿,令人自慚形穢。”

      呃……你老兄倒是比你弟弟會拍馬屁多了,難怪升官更快一點。

      高務實謙遜了幾句,然後問道:“麻家達兵這十年來沒有大仗可打,現在不會將驕兵惰吧?這次本官前來,可是有可能動兵的。”

      “可能動兵”這一點頗出麻錦的意料之外,要是在尋常人麵前,麻錦肯定麵不改色心不跳,先吹噓一波再說。

      然而高務實“偏師定安南”這件大功,那可是朝廷剛剛大力宣揚過的,麻錦也不知道高務實其實算不上很知兵,所謂“人的名,樹的影”,他可不敢賭高務實不懂軍務,隻好老老實實道:“這個,平時看起來還好,但末將覺得隻怕不如十年前了,要是再這樣下去,譬如再過二十年,那說不定就真的不太行了。”

      很好,這番話聽起來還比較誠懇,高務實頗為滿意——因為他也是這樣估計的。

      不過,他滿意的是麻錦的態度,可不是麻家軍的狀態。

      麻家世代將門,現在時人已有“東李西麻”之說了,麻家軍的核心主力“達兵”可不能真的養廢了,要不然到時候寧夏哱拜之亂怎辦?

      這一世可不同於原曆史,我可沒打算讓人篡了晉黨在山西的控製權,同樣也不會允許調李如鬆的遼東軍來西北平叛——宣大山西和陝西三邊那可是我實學派的地盤,讓遼東軍過來平叛,豈不是顯得我派無人?

      再說,他們麻家可是有著光榮曆史傳承的,號稱“麻家將”,這要是在我手上養廢了,那可就真是太嘲諷了。

      其實麻家的發跡,最開始走的還是文官路線,後來才由文轉武的。

      當時正德年間,右衛人麻璋由大同府考中進士,官至禮部主事。麻家祖籍祁山上穀,即後世的甘肅祁山地區,他家本是色目人,善養戰馬。當時邊關急需戰馬,朝廷就讓麻璋回原籍,官封太仆卿,專門負責牧養戰馬。

      麻璋走馬上任,擔任太仆卿後,不敢有絲毫懈怠,擴充南、北兩個草場為官牧之地。凡茶馬、番人貢馬,悉收寺苑放牧,調配優種馬用於繁殖。

      但由於河套已失,朝廷需要大量養馬,麻璋深感人手不足,於是幹脆一不做二不休,把本家兄弟麻全招募為恩軍,也為朝廷養馬。

      這麻全自幼熟悉馬性,又仰仗著麻璋照應,成為太仆寺的養馬能人,牧馬、養馬、調教戰馬,獨一無二。也正是這位養馬的漢子麻全開啟看來麻家此後數代之輝煌,奠定了幾代邊關戰將彪炳史冊之基業。

      古人雲:“直如弦,反戍邊;曲如勾,反封侯”。麻全之後的兩代人暫且不說,單說麻貴這一輩。

      長子麻錦不必介紹了,次子麻富本來最是本領過人,很早就屢立軍功,被視為麻家這一代最強之悍將,一如劉綎少年時一般。然而天妒英才,麻富出了意外。

      嘉靖庚申年,俺答率鐵騎大舉侵略水坡寺,麻富率士卒血戰沙場,從巳時一直戰到申時,拚殺數重,直殺得巔峰時期的俺答也不得不率軍後撤,避開麻富鋒芒。

      但殺退敵人之後的麻富大汗淋漓,又想起自己以弱勢兵力擊退了凶名赫赫的俺答,興奮異常,大笑著脫掉盔胄鐵甲,迎風納涼。

      誰知大汗過後,毛孔頓開,金風入骨,風寒傷身,侵入膏肓,自此一病不起,沒過多久,竟然英年早逝了。

      三子便是麻貴,他字崇秩,別號西泉。從小膂力過人,長大後身高八尺,虎背熊腰,豹頭環眼,聲如洪鍾,威武非凡。論武藝,他昔年僅次於次兄麻富,但卻強於長兄麻錦,麻富死後,麻貴在大同一帶的年輕將領之中無有敵手。

      但麻貴早年的運氣很差,他跟隨父親麻祿鎮守右衛,因急於捉拿叛逃的千戶魏昂,在擒拿時誤傷人命,被貶為吏卒。後因邊患不絕,戴罪起用,調任大同新平堡守備。

      麻貴調任新平堡後,心想自己是戴罪之人,雖為守備,卻背著個戴罪贖過的黑鍋,心中總是鬱鬱不樂,不是滋味。辦事更加謹慎認真,不敢有絲毫怠慢。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817章 讓麻貴跟我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817章 讓麻貴跟我走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