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九邊有兵幾何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961章 九邊有兵幾何

      第961章 九邊有兵幾何

      李如桂在一邊聽得愕然呆住,顯然一時不能接受在遼東居然真有人敢對自己下手,這簡直是想都沒想過的咄咄怪事。

      而李成材則是當場眼前一黑,驚得目瞪口呆,下意識也朝自己兄長李成梁望了過去。

      李成梁臉色鐵青一片,他比任何人都知道高務實這個人有多棘手,但畢竟之前高務實在他麵前時表現得頗為和善,看起來並不像是專門針對他來的遼東。

      雖說即便如此,李成梁依然對高務實的到來抱有異常的警惕,可高務實僅僅因為侄兒一次開會不到就直接發牌鎖拿,這還是太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李成梁想不明白的是,如果高務實此來遼東的目的真的就是自己,那他前恭後倨的用意是什呢?

      按理說,他根本不需要如此,因為如果他此來真是為了對付自己,他其實沒有必要親自來遼東。

      這中間的道理是很明顯的,他李成梁就算有四萬家丁,就算手頭的實力“雄冠天下”,也遠遠不能和昔年的安祿山相比,造反什的根本沒有指望。

      大明的總兵,如果沒有督撫、兵憲的配合,能夠調動的就隻有他的隨任家丁,而遼東的衛所兵雖然與其他地區一樣,遠不及家丁能打,可是由於遼東本身常年處於戰備狀態,衛所兵員的素質倒也不至於完全不能戰,而與此同時,遼東鎮的總兵力對於這四萬家丁還是處於碾壓態勢的。

      大明九邊到底有多少兵力,這個答案連李成梁都不是特別清楚,但高務實手頭掌握的情況肯定比李成梁要確切,因為就在前不久他還擁有這數千邊鎮的統合之權,可以根據各督撫的奏報大致判斷一下,雖然也肯定不準確,可大致總能有個概念。

      如此,再配合他前世閑來無事時看的某些曆史論文專著,就能大致推算出一些數據來,基本搞清楚一個後世很多人都挺糊塗的賬:大明九邊到底有多少兵力。

      為加強北部的防務,大明在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綿亙萬的北部邊防線上設立了九大軍事重鎮,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大明九邊,由東往西依次為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山西鎮(也稱太原鎮)、延綏鎮(也稱榆林鎮)、固原鎮(也稱陝西鎮),寧夏鎮,甘肅鎮。

      九邊重鎮的總兵力在大明各時期變化較大,其中永樂年間約為68萬人,後來兵力人數一直在40萬到90萬之間,在原曆史上,大概到萬曆四**的時候兵力人數達到巔峰,到了88.5萬人。此後經過各時期的變化,明末崇禎時期,兵力為59萬人。

      遼東鎮東起鳳凰城(後世鳳城市),西至山海關,全長將近兩千。

      遼東鎮的城防體係分為鎮城、路城、衛城、所城和堡城五級。鎮城有兩座,分別是遼陽城和廣寧城,也就是之前所說的遼東其實一分而二:遼河以西、遼河以東。

      鎮城下設東、南、西、北、中五路屯兵城,就是路城。各路城分管二十五衛,每衛理論滿額編製是5600人,但實際上有多有少,有一些重要衛所的兵力長期超編,也有一些長期缺員。

      有些衛單獨建立了防禦性的衛城,如著名的寧遠衛城。遼東各衛下計有127所,所依托的城為所城,其規模較小。而最低一級的是堡城,也稱台堡,有107座。

      九邊重鎮的城防體係大體類似,所以其他軍鎮的城防情況參照遼東鎮即可,這不做重複介紹。

      在永樂時期,遼東鎮駐軍兵力為23萬人。大明中期的時候駐軍兵力在7萬至9萬之間。原曆史上的萬曆四**,遼東鎮兵力達到了曆史最高的26萬,不過人數雖多,但戰鬥力很差,而且很多士兵都是吃空餉,真正遇上戰事的時候卻經常遇到無兵可用的尷尬境地。

      至於到了明末崇禎時期,由於遼東已經丟得七七八八,兵力遂裁減至8萬餘人。眼下由於西懷東製進程以及偏向於“東製”,遼東兵力已經由此前一些年的衰落而重新開始加強,雖然還不到永樂時期的數量,但也有18萬左右。

      薊州鎮是九邊中最大的軍鎮,東起山海關,西至慕田峪,全長一千七百餘。永樂時期駐軍兵力定為8.5萬人,到了崇禎時期駐軍兵力近13萬人。

      不過眼下的薊鎮兵力反而超過原曆史上的崇禎朝,因為高拱改革之後,西懷東製的中間節點就是薊鎮,所以薊鎮實際上有一個“功能”,西邊有事要支援西邊,東邊有事要支援東邊,那兵力當然要比較充足才行。

      而且這一世的戚繼光,由於有高務實迷信般的支持,一直保留了“總理練兵”之權,以至於九邊各鎮常年有部分兵力被調往薊鎮輪訓,使得薊鎮實際兵力經常性高達17-18萬左右。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961章 九邊有兵幾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961章 九邊有兵幾何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