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內因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965章 內因

      第965章 內因

      李成梁派出弟弟李成材親自陪同押送李如桂來蓋州這件事,他們才出遼陽的時候,便已經有人快馬兼程送消息給高務實了,所以對於李成材的拜訪,高務實一點都不意外。

      讓高務實有些意外的,一是李成梁這次的果斷認慫,似乎和傳言中他在遼東飛揚跋扈的形象出入有些大,二是方展這位舉人出身的苑馬寺寺丞似乎很輕易就選擇幫李成梁說話,這頭恐怕有些原因。

      方展的事情是小事,不管他是畏懼李成梁在遼東根深蒂固的勢力,還是收受了李成梁的賄賂,亦或二者兼而有之,在高務實看來都無關緊要,一個舉人出身、區區六品閑官的人,就算是自己目前的部下,也不至於讓高務實頭疼。

      重要的還是李成梁為什果斷認慫,這件事不搞清楚,後續的計劃就不方便展開。

      李成梁是深悉官場的老手,這一點毫無疑問,畢竟他四十歲還是“諸生”,在地方基層摸爬滾打,不僅時不時要麵對各種不公,甚至還要對這些不公笑臉相迎,這固然是古往今來許多人都避免不了的不幸,但反過來說,也格外能培養一個人的城府。

      所以即便李成梁後來飛黃騰達了,人也變得飛揚跋扈了,但他的城府不會消失,當環境改變、對象改變,需要他把這城府再拿出來的時候,他依然可以輕鬆地拿出來用。

      認慫,一般而言隻有兩種類型,一是確實深知自己必然不敵,與其去拚命,卻隻能輸得徹徹底底幹幹淨淨,倒不如認慫輸一半,留下一半也不算太差。

      另一種情況,便是避其鋒芒,以圖將來。

      高務實本來覺得,按理說李成梁應該不敢跟他高某人玩這個“以圖將來”,畢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連傻子都看得出皇帝對他的殷切期盼:

      中六首狀元,皇帝給他單獨立碑並禦筆書丹,誇他“二百年來真魁首”;

      巡按廣西,皇帝準他以私人名義率眾土司出兵安南,打下安南之後對安南的處置,也幾乎完全是按照他的意思照辦;

      回到中樞沒多久,便以全權欽使身份協調幾乎整個九邊軍鎮發動漠南大戰,而事實上一般要做這樣的事,通常應該冠以“經略”頭銜,譬如“平蒙經略”之類,之所以隻能給個全權欽使,事前或許看不出緣由,事後一定看得出來:那單純是因為高務實的身份和資曆明顯不夠“經略”這個層級;

      漠南大戰得勝歸來不久,皇帝親自出了京城,去高務實的京郊別院見心齋給他慶生,這就更不必說了,乃是天字獨一號的聖寵;

      到了外任遼東,又在出城之前再次臨時加恩,不僅以弱冠之年得以服蟒,還禦賜宸翰“安南定北”——往常被禦賜宸翰的,通常都是閣臣,最起碼也是個九卿,而高務實呢?說起來,不過是個兵備道。

      如此聖眷盈身,比將來,誰敢跟他比?這已經是擺明了的閣老前程啊!

      現在朝野上下的官員閑暇時說到這一點,也隻是互相打賭,猜測高務實到底哪一年能入閣,可真沒有人會覺得他入不了這個內閣!

      科考、聖眷、事功,他一個都不缺!甚至因為《龍文鞭影》等著作以及昔年揮手三十萬賑濟流民等事件,他在民間的聲望也好得不得了,如此四位一體、幾近完美的表現,入閣還不是鐵板釘釘?

      他現在缺的,恐怕真的就隻剩資曆了。

      高務實一旦入閣,按照眼下文臣全麵力壓武臣的局麵,李成梁根本不會有“以圖將來”的機會才對。

      再過三年李成梁就六十歲了,還有幾年征戰生涯?在他之後,鐵嶺李氏能夠維持今日的局麵便已屬不易——這話還是看在李如鬆這位李家二代長兄此番在漠南大戰中,也得了一份陣斬敵酋的大功來說的。

      所以他跟高務實比個什將來?就算李如鬆也不能比啊,李如鬆難道就不是武臣了?

      怎著,眼下這國情之下,還有什武臣能淩駕於閣老輔臣之上嗎?別開玩笑了,王爺在輔臣麵前都隻敢自稱小王,你家一個流爵,哪怕最後成了世爵,也隻是個伯爺,在輔臣麵前還不一樣要恭恭敬敬!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965章 內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965章 內因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