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章 被劾事件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雲無風 本章:第1099章 被劾事件

      第1099章 被劾事件

      悠悠閑閑地給兩廣總督張任寫了封信詢問澳門轉租的問題之後,高務實隨便看了會兒書就早早睡了。

      次日一早起床,在院子鍛煉了一會兒,沐浴一番,用過早點,正琢磨要怎打發時間,忽然高陌匆匆跑了進來,一見高務實便道:“老爺,您被彈劾了。”說著,就遞了個條陳給高務實。

      條陳就是抄件,也就是彈劾他的奏疏副本。

      高務實有些摸不著頭腦,但也懶得猜,直接拿過來就看。一看之下才知道,居然是因為昨天進宮與永寧公主見麵的事被彈劾的。

      抄件上不僅有落款,還有明顯是刻意加上去的幾句話,這幾句話是介紹彈劾者的身份:此人名叫黃兆隆,隆慶五年進士出身,時任都察院山東道監察禦史,浙江餘姚人。

      高務實知道這幾句話應該是司禮監有人特意寫給自己做提醒的,至於是黃孟宇的人還是陳矩的人,那都不重要。

      黃兆隆?高務實想了想,似乎對這人沒什印象,他是山東道監察禦史,“關心”自己這個遼東巡撫的舉動倒不奇怪,畢竟山東和遼東行政近乎一體化。

      中樞層麵的某某道監察禦史和外任的巡按禦史並不是一回事,巡按禦史一地一個,權力巨大,而某某道監察禦史則通常有一群——比如山東道監察禦史一共就有十個。

      兩京十三省的這類監察禦史一共一百多人,高務實認不全很正常。

      不過……隆慶五年辛未科的監察禦史彈劾他高務實,這還真有些詭異,倒不是因為那年已經是高拱當政的時期了,也不是因為那年的主考官是張居正,而是隆慶五年距今已經整整十二年了。

      十二年啊!這位老兄中了進士之後,在中樞混了十二年,居然還隻是一個普通禦史?三年一小考,九年一大考,你就算是拿不到上佳考評,拿中評熬資曆也應該熬到升遷了啊?

      高務實忍不住嘲諷道:“十二年原地踏步,終於發現了一樁能立刻出名的好買賣,興致勃勃彈劾起我來了。了不起,了不起,這眼光真是沒誰了。”

      然後轉頭朝高陌問道:“這人的履曆查過了嗎?”

      高陌強忍著笑,點頭道:“倒是不必查——司禮監給了,是陳督公隨條陳一起送來的。”說著便又遞上另一條陳給高務實。

      高務實接過看了幾眼,口中嘖嘖稱奇:“此公生於嘉靖十五年,中進士時是三十六歲(虛歲),這還算正常。可是與他同科的梁鳴泉公(梁夢龍)現在已經是部堂之尊,而此公現在已經快要五十了,卻還在監察禦史上瞎混。

      我本以為此公或許是與海剛峰當年類似,一腔正氣卻不通為官之道,誰知道他竟然總是隻會拿這些事上疏。”

      他伸出手指,彈了彈那條陳,道:“你瞧瞧,萬曆元年上疏,說兩宮數次與首輔、次輔‘密會’,是‘行為不檢、為上不尊’,結果被皇上下旨嚴斥,順帶貶官外放商州判官——我看皇上當時還是太客氣了,說這種作死的話居然沒挨廷杖,黃禦史恐怕失望得很。”

      “萬曆四年他考評不錯,又調回京師,這次老實了兩年,沒有什大舉動。誰知道就快要三年考滿,碰巧我三伯亡故,皇上一力堅持要追諡文正,這位黃禦史倒好,一天寫了三道奏疏表示反對。

      結果皇上雖然沒搭理他,卻把我那些師兄們得罪狠了。於是才過了不到一個月,由許師兄(許國)親自動手,把他再坑了一回:調外任寧州同知,明升暗降。”

      “到了萬曆九年考滿,他老兄居然又回京了,這次倒是運氣不錯,還升了官,任禮部主客清吏司主事,正六品。

      但是很可惜,沒過多久我打下了安南,莫茂洽派人上京朝貢,這位黃主事負責接待。不料這一接待居然出了麻煩,剛剛把人安排進住處,那房子居然走水,燒傷了一個安南使臣侍從。於是這位老兄又被貶回七品,繼續做監察禦史。

      他可能覺得跟我高家命犯衝,從這次起就開始卯著跟我作對了:我平定安南有功,皇上下旨封賞,他上疏反對,說‘此非義戰’;我以全權欽使出塞指揮作戰,他上疏說我‘越權起釁’;打完漠南大戰,皇上下旨酬功,他又上疏說我‘耗盡府庫’;我做了遼東巡撫,以市圈計殺葉赫二酋,他上疏說我‘不教而誅’……”

      高務實一臉無奈,笑道:“我懷疑這位仁兄現在可能隻要看見我的名字,就恨不得搜腸刮肚找出點問題來罵,可我實在不明白,我到底是哪兒得罪他了。”

      他話是這說,但神態很是輕鬆,顯然根本沒當回事。

      但高陌卻提醒道:“老爺,這次和此前那些都有點不同。”

      “是?”高務實微微一怔:“哪兒不同了?”

      高陌道:“此前那些彈劾,什‘此非義戰’、‘越權起釁’、‘耗盡府庫’、‘不教而誅’等等,他上疏的第一時間皇上就批複了,每次都是嚴斥。但這一次卻不同,皇上今天早上就看到了這道彈劾,但卻沒有批,而是留中了。”

      咦?

      高務實稍稍皺眉,臉色漸漸凝重起來。

      在某些朝代,留中的意思大抵是皇帝覺得不重要,或者一時猶豫,不知道怎批好,所以打算“先放一放”,而下頭的百官也不會因此有比較特殊的理解。

      但大明不同,大明的留中,尤其是對於彈劾重臣的奏疏留中,經常會被認為是皇帝起了疑心——因為如果沒有生疑,皇帝是會立刻下旨嚴斥的,這本身也是皇帝維護重臣的表現。

      那反過來說,皇帝沒有立刻下旨嚴斥,而是選擇留中,通常就相當於是給了外廷的某些人一顆信號彈——來,繼續彈劾,朕倒要要看看這家夥究竟又多壞。

      高務實當然深知這些套路,所以他也收斂了笑容,眉頭皺了起來,起身踱起方步,盤算自己到底哪做了什讓皇帝嚴重不滿的事情,氣得他把彈劾的奏疏都留中不發了。

      可是想來想去,他又實在想不出什來。最近的幾件事,自己處理得都挺到位的啊,前幾天朱翊鈞的表現也完全正常,絲毫沒有對自己不滿的意思。

      憑什突然就來這一手呢?難道真是因為見永寧公主?可是也不對啊,見永寧公主是有皇後懿旨的,也就是說皇後知道並且點頭了,這在“法理”上就完全不成問題。

      朱翊鈞就算事前不知道,但事後皇後應該也會告訴他才對,而即便他有所不滿,也首先應該跟皇後理論啊。

      這關我什事?我特隻是個奉旨行事的!

      “這件事詭異得很,一時半會兒我也理不出個頭緒來……”高務實沉吟著道:“這樣,分兩頭來應對:我這先寫好自辯疏,順帶請辭;你去聯係一下黃、陳二公,了解一下宮的詳情,尤其是皇上的情況,最好能知道皇上留中不發的具體原因。”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元輔》,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元輔第1099章 被劾事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元輔第1099章 被劾事件並對大明元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